中小微企业“国际化”有了便捷通道

16.10.2015  12:05

  本报讯 (记者杨敏)融资困难、成本高企、信息闭塞……这些长期困扰进出口企业的问题如今将得到“一站式”解决。我市首个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广东联顺昌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搭建的外贸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近日正式上线,将引领外贸型的进出口企业订单、通关、物流、市场拓展等复杂流程全面推向电子信息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热潮以及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启“国际化”市场。据了解,我市绝大多数外贸企业均属于中小微企业。小型外贸企业要设立会计、报关、订单、联络、资料整理等人员负责基础业务,大部分材料采用纸质化记录,不仅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也难以提高。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则将通过互联网整合外贸进出口领域的服务流程,为外贸中小微企业提供从通关、退税到担保、融资等一站式的专业化服务,办理业务简易便捷。

  记者了解到,普通的外贸企业只要在该平台注册,就能免费在线实现订单、物流、退税、担保等一系列基础外贸流程简易操作。此外,该平台还针对中小微企业在外贸流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资金问题,开通了多项贸易融资功能。资信良好的客户可以在线上轻松完成赊销融资、订单融资。中小企业只需要一心接单和抓生产,就能用更低的成本和高效的方式完成出口流通环节。

  “我们这个平台能够让企业减少40%的人力成本,并且节约时间,提高物流环节效率。”联顺昌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华颂向记者介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统一整合了外贸中小微企业运营环节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条线,可最大限度减少外贸中小微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中间环节和中间费用,帮助外贸企业降低在物流、人力成本,提高退税、融资、结汇、订单等流程效率。此外,该平台还能提高有效的商业信息对接,将改变以往生产企业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助力企业拓展多元市场,形成新的互联网+外贸服务的集聚效应。

  近年来,国务院将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面对目前全球化的外贸形势,我市正在不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贸易领域的新兴业态,培育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市商务局贸易促进科科长罗裕权表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行,不仅减轻了中小微外贸企业成本,促使其运营流程走向规范,还能发挥大数据优势,帮助政府为企业提供更有效服务,进一步促进中小微外贸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