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门四杰逸堂流韵
刘斯奋画作。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涉及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师承关系、文化氛围等多元因素,但家学渊源无疑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中国历代文化家庭无不重视家学渊源,授受有源,累世相传,相互影响,潜移默化……这些声名显赫的文化家族,多以诗文传家,继志述事,代有其人。如梁启超、俞平伯、陈寅恪、吴祖光、钱三强等家族。而在广东,沙溪刘氏也享誉四方。今年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逸生诞辰 100周年,借此契机,中山银座美术馆开馆暨文化名人专题首展 “逸堂流韵——刘逸生、刘斯奋、刘斯翰、刘斯朗父子书法展”将于3月26 日至31 日在刘氏故乡举行,展出一门四杰的书法作品40幅,为中山乡亲展示薪传火继的文化意蕴,而此次展览也是刘氏父子的首次书法联展。刘氏兄弟书法作品。
一门四杰各表一枝
钱谦益曾说:“盖不独先河后海,礼不忘始。而家学渊源,名教积习,亦有可以考见者焉。”说到刘氏一家,就不得不提父亲刘逸生 (1917年7月——2001年10月3日 ),原名刘日波,幼名锡源,中山沙溪云汉堡村人。少年经历坎坷,靠自身苦学成才,后入读香港中国新闻学院,从此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副刊部副主任、暨南大学新闻系教授、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作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逸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即以著述《唐诗小札》、《宋词小札》享誉海内外。他主编《中国历代诗人选集丛书》四十种、《小说轩丛书》十六种,著作《龚自珍己亥杂诗笺注》、《龚自珍诗集编年校注》作为国内重要的学术成果分别入编《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和《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先生述著宏富,尚有《唐诗选讲》、《唐人咏物诗评注》、《学海苦航》、《古诗景物欣赏》、《漫话三国》、《真假三国纵横谈》、《神魔国探奇》、《微型诗品》、《珠水龙蛇传》、《唐诗名篇详解》、《刘逸生诗词》等行世。
刘逸生长子刘斯奋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所提出的朝阳文化理论,对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小说创作、学术研究、美术、书法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荣获全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也是广东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二儿子刘斯翰也是诗人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被父亲刘逸生认为“自学能力很强,读书仔细认真,根底很稳固”。兼治诗词与史学,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研究,曾任学术名刊广东《学术研究》主编和广州《诗词报》总编辑。他以高中学历自学中外文史哲知识,尤其经过数十年的自我磨砺,在古文、诗词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出版有《曲江集校注》、《海绡词笺注》、《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史与诗》、《诗海禅心》,以及唐宋诗人李贺、孟郊、贾岛、温庭筠、杨万里诗选注等共十余种,著有词集《童轩词》一卷。小儿子刘斯朗则是堪舆学家、书法家,从事自然风水学研究30年,对儒释道及中国古典哲学与西方心理学、伦理学皆有涉猎。
兄弟三人自小受父亲熏陶,每个成员在文化学术道路的选择上,既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又凝聚着不同于往古的更加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
书法为系各展风采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广东艺术促进会副会长杨杰祥表示,今年是刘逸生先生诞辰百年,广东省文化界也将相继举办学术纪念研讨活动,作为纪念活动的首个项目,“一门四杰逸堂流韵——刘逸生、刘斯奋、刘斯翰、刘斯朗父子书法展”是首次将刘氏父子的书法作品集结在一起向世人展示,这其中也有一定的深意。
他认为,虽然四位都不是所谓的专业书法家,但是家学的渊源让他们都具备了深厚的内功,而每个人所从事领域的不同,也都让书法里呈现出不同的气韵,比如父亲刘逸生写的就是学养,刘斯奋写的是艺术,刘斯翰写的是底蕴,刘斯朗写的是意气。刘斯奋曾经总结:研习书法,无非三要点:一、笔法,可熟习“永”字八法掌握之;二、结体,可参详各书体之长短排布体会之;三、节奏,有一个字之节奏,三个字之节奏,一行、一篇之节奏,可反复揣摩前贤佳作,惊艳其徐、疾、开、合之妙用。一、二点为基本功,可力学而致之,第三点属才气,大小高下全系于天,如爹妈所赐有限,虽苦习亦无益。
观刘氏父子书法,亦可见家学之传承与人文之多样。杨杰祥说,书法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书法这扇窗口,可以领略家族里文化名人的人生风采、文化品格、学术追求、治学方法,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承的复杂的联系,以及家族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