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凤镇:干部驻点企业推动技改
中午12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中山市东凤镇驻点企业的干部留了下来。东凤镇党委书记杨安队走进员工食堂,抄起厨具亲自上阵。不一会儿,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肉上了桌。
面对企业负责人吴文定惊讶的目光,杨安队开起了玩笑:“吴总,吃了我这盘肉,今年营业额要上2000万啊!”
几天前的这一幕,看似随意,却是该镇党政领导干部驻点联系企业工作的缩影。
去年11月以来,东凤镇将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向企业延伸:16个党政班子成员结对镇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对一”解决企业在技改、融资等方面的困难。
经过8个多月的运行,这一制度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今年上半年东凤镇技改投资增长6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12家,5家企业通过“助保贷”获得超8000万贴息融资;以这一制度为纽带,该镇企业“两新”组织建设得以加强,共有5个“两新”党建项目被评为全市“百优服务项目”。
企业福利:
送政策上门推动技改
7月31日中午11时,杨安队和东凤镇经信局副局长谭兆力驱车来到位于永益村的东兴印花厂。
“我们来做个亲戚吧!从今天起,我就驻点在这里了。”杨安队说:“每个月我至少会到厂里来一次,只要在合法范围内,所有的困难都可以找我解决!”
杨安队热情地“攀亲戚”,让顺德籍老板周洪森有些手足无措:“我来东凤27年,早就习惯了自己解决困难,从来没有请过政府部门的人吃过一次饭。”
周洪森介绍,近年来服装行业竞争激烈,推动技术改造早成为企业的内生需求。5年前,东兴印花厂自发启动自动化技术改造,投入2000万元引入4条自动化生产线,员工从300多人减少到100多人,但产值却逐年稳步增长。
技改成果让周洪森尝到了甜头,他计划投资1亿元建新厂房,其中技术改造和新设备就要5000万元,资金缺口让周洪森倍感压力。
“我们来企业驻点,就是要把各级政府的政策送到企业手中,帮助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杨安队说。
机制创新:干部驻点与技改结合
东凤镇党政干部驻点企业的机制创新发端于2014年下半年。当年9月,杨安队从坦洲镇调任东凤。曾在高校工作多年的杨安队一上任就到企业调研,50天内走完了1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全镇共有各类注册企业1.2万多家,规上企业以外的小微企业产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杨安队和他的同事们真切地感受到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空前。
恰在此时,省、市有关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新型专业镇发展的配套制度出台,为转型中的东凤指明了方向。
明确主攻方向之后,东凤镇将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工作与推动企业技改相结合,率先在中山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全镇162家规上工业企业被分为16个组,每位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每个月走访每个联系企业不少于1次,每周至少有一天在企业现场办公。
由此为起点,东凤镇党政领导干部驻点联系企业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全面铺开,领导干部的工作重心进一步向基层下沉。
班子建设:经济党建两手抓
7月27日,东凤镇领导干部驻点联系企业制度再次升级:70家“拟上规入库”企业被纳入驻点名单,驻点企业库扩容至242家。由于上年度营业额都在1800万元左右,东兴印花厂和好妻子电器均被纳入驻点名单中。
“每个规上企业背后都有一串关联企业,只有规上企业产值上去了,镇域经济的蛋糕才能做大。”谭兆力表示,今年内该镇规上企业的数量力争达到200家。
据统计,这一制度实施8个月以来,东凤镇规上企业数量已由原来的162家增长到174家。仅去年该镇技改投入就达6.38亿元,5家企业通过“助保贷”获得超8000万元融资,50多家企业开通电商平台。
“不仅群众工作下基层,经济工作更要下基层。”杨安队表示,镇党政班子成员不仅要做好分管领域工作,更要下基层、进企业、懂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对党委政府的决策有发言权。
以干部驻点企业为纽带,东凤镇还成立了全市首个“两新”组织培训学院,免费为企业党员、员工及其子女提供教育培训,成为两新组织交流沟通、提升素能、开展活动的平台,四期员工技能培训班就有超过1100人次参与。(郑平 方英恩 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