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创新检疫监管模式保障港澳食品农产品供应

13.02.2015  11:09

  广东新闻网中山2月12日电 (郭军  陈滟)记者12日从中山检验检疫局获悉,去年,该局通过实施出口鲜活农产品“集中监管、就近报检、快速放行”新模式,构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全力守护港澳同胞菜篮子安全,促进了中山食品农产品出口。
  中山出口塘鱼分别占香港、澳门进口市场的4成和7成;出口活禽、蔬菜占到澳门市场的6成和3成。据统计,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共检管供港澳食品、农产品5.6万批,货值3.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水产品4.5万吨、蔬菜3.6万吨、活禽194.7万只、活猪4.9万头。
  为构建出口港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中山检验检疫局实行从源头到产品的全过程监管,建立以风险监控为内容的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全年进行风险监控样品780个,检测项目7200多个,涵盖兽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动物疫病等方面,合格率达99.99%,有效的保障供港澳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4年中山供港澳水产品4.5万吨,同比增长25%,创十年来最大增幅。新增大闸蟹、海水鱼等优质水产品,丰富了港澳需求。据中山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科负责人黄昕恒介绍,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山市供港澳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带动作用。该示范区运作一年来,带动全市建立了一批高标准养殖基地,新增供港澳鲜活水产品养殖基地3000亩,农业基础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据悉,中山现有供港澳水产品养殖基地44个,养殖面积3万多亩,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澳水产品淡水养殖基地。这些基地每天出口量达100多吨,确保了港澳市场的消费需求。
  2014年,中山检验检疫局改革检疫监管模式,对出口鲜活农产品实施“集中监管、就近报检、快速放行”新模式,大力简化申报验放流程,实施电子签证、电子转单,推行全程无纸申报和无纸通关。驻粤检验检疫部门扩大出境直通放行货物范围,将供港澳鲜活水产品纳入其中。省内鲜活水产品经深圳、珠海口岸出口至港澳,通关时间缩短了5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