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多措并举 推进创建省公交示范市成效显著

30.04.2015  09:37
中山市自2014年启动创建省公交示范市、编制了五年实施方案以来,落实多项措施,有效提升公交服务整体水平,各项具体工作有序开展,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一是 抓好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全长12.6公里的示范线于2013年10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1月27日开通试运营。现已建成“1主5支”网络,共投入81辆公交车运营,总投资1.65亿元。目前,示范线客流量已达3.5万人次/天,包括免费换乘人次则已达5.8万;最高峰客流量达4.5万人次,包括免费换乘人次则已达7.4万。据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调查,有乘坐经历的受访者对快速公交总体评价较好以上的占98.8%。在此基础上,中山市加快推进二期“环线”筹建工作,促使快速公交形成网络化、系统化运营。目前已形成工可报告初稿并公示。 二是 完成全省公交“一卡通”工作任务。2014年底完成所有公交车刷卡设备改造、刷卡数据测试、张贴“岭南通”标识等工作,实现全市公交车可刷岭南通卡。 三是 配套完善公交发展资金机制。继续实施《中山市公共交通营运企业财政补贴及成本监审管理办法》,明确公交发展资金来源、用途。年初编制预算,通过人大审议通过后,由市、镇两级财政对普通IC卡刷卡乘车、特定对象乘车、公共自行车运营、公交车购车、自行车购车给予补贴。2014年,市、镇共补贴市镇财政公交运营补贴资金约2.43亿元。同时,建立公交一卡通统计分析系统、升级中山通公司系统,实现两个系统对接,确保刷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刷卡数据审核、补贴金额核发的效率。 四是 实施新中山老年人免费乘公交政策。将“为全市23万60岁以上新老中山人提供免费乘坐公交服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十件民生实事”。 编制了《非本市户籍新中山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工作实施方案》,并于8月28日起正式实施非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2014年共办卡1.4万多张,刷卡量49万多次,核发市、镇两级财政补贴17.87万元。 五是 落实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对《中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该修订版草案已经专家咨询并已公示,目前市政府正在审查。 六是 提高公交安全管理水平。专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平安公交”创建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实行督办。建立创建“平安公交”维护稳定协作机制、制定《中山市公交车辆安防工作方案》,对全市20个客运站场、17个公交枢纽站和10个重要出租车候客点的视频监控接入交通局交通信息监控中心,实现实时监控。完成全市所有公交车辆紧急按钮安装工作,并与市公安局110系统实现对接。完成公交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工作,2家企业均达3A标准。 七是 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2014年共新建公交候车亭100个,淘汰公交“黄标车”121辆,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350辆,新开通公交线路11条、优化调整线路27条、延长服务时间线路5条,新开通1条定制公交线路,新投放公共自行车6000辆,新建桩位3000个,开通公共自行车二维码手机查询系统。 八是 加强规划及政策研究。编写《中山市推进公共交通发展改革研究报告》,提出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制定《中山市关于加强公交站点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指导意见》, 进一步理顺中山公交站点设施规划、建设(含改造)、管理关系,加快改善公交基础设施。编制完成《中山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规划》,形成《中山市公交场站布局专项规划》初稿,启动《中山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中山市大型居住小区与大型城市综合体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标准》研究编制工作。 2014 年,中山市公共交通相关考核指标基本达到预设值,与2013年相比,几项重要考核指标同比均有所提高。主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23.8%提升至25%。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由84.18%提升至87.3%。主城区全年发生主责事故造成1人死亡、公交车标台数为1218,公共汽电车交通责任事故年均死亡率为8.21人/万标台。主城区公交车1080辆,其中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占公交总体规模的比例由19%提升至45.18%。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由20.76标台提升至23标台。公交专用道规模由20.4公里增加至33公里。岭南通公交IC卡覆盖率由4.1%提升至100%。 2015 年,中山市将在加快推进快速公交二期“环线”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公交行业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交专项规划、标准体系及管理体制;多方位改善公交,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公交出行服务。同时,进一步规范公交企业管理,保障行业稳定。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