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暨2023年学位授予仪式

01.07.2023  11:02

6月30日上午,中山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暨2023年学位授予仪式在该校广州校区南校园体育馆举行。共唱一曲山高水长,带着母校的嘱托与希冀,中山大学2023届14419名毕业生即将奔赴五湖四海,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毕业典礼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为毕业生送上寄语,愿他们继承中大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各行各业都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立大志 做大事 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山先生说过‘立志做大事’五个字,这是我们中山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标杆。在各位毕业离校的今天,我觉得没有比这五个字更适合送给大家的。”毕业典礼上,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寄语2023届14419名毕业生要“立志做大事”。

高松表示,毕业生们将开启新的人生征程,“一个优秀的人或者成功的人,当然需要很多因素的促成,因时因地因身份而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一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真正的修行永远体现在做事之中。毕业后的各位,从此要面对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做事’就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新时代的青年,如何立高远志向,去面对“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对此,高松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语赠与毕业生:“‘以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事业的责任担负起来’,就是中山先生勉励学生立志要做的‘大事’。”

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正意味着学子要扎实学习奠定基础、谨慎思考明辨方向、执着坚毅践行理想。“慎思”“明辨”是为了立志,“笃行”则是为了做好大事。

高松也指出,不要认为“大事”就是专指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好高骛远、心浮气躁,不是中山先生希望看到的;脚踏实地、执着坚韧才是中山先生深深期待的。”做大事当然需要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但更需要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很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原因也正在这里。

中山大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大未来’,更需要我们立大志,做大事,这是当代青年学子的使命和担当。”高松鼓励中大全体毕业生,要有规划未来的雄心,有执着探索的精神,有经受苦难的韧劲,有走向成功的自信。无论逆境顺境,襟怀不失高远;无论大事小事,责任永担在身。努力做一个满怀理想、志向坚定、知行合一的有为青年。

胸中有理想 眼前有愿景脚下有远方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讲述了三位中大校友和一个团体的故事,勉励全体毕业生:胸中有理想,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眼前有愿景,要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追求;脚下有远方,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志向。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陈春声介绍,一代代中大人将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相连相融,扎根中国大地,实践家国情怀,这些都是“做大事”的榜样。如2006届法学院毕业生秦倩校友主动报名奔赴条件艰苦的贫困村驻村,通过改善教育医疗条件、启动产业扶贫等方式,带领村里163户贫困户、596人摘掉了“穷帽子”,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如今仍然奋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把所学之长献给脱贫一线,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中实现人生价值”。

现任广州图书馆馆长的方家忠则是中大1988级图书馆学专业的校友,把热爱与工作结合,深耕图书馆工作三十载。又如中大外国语学院1977级校友周敏,其于今年5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美国两个科学院的“双院士”,在亚裔移民及社区发展等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还有远赴海外的中大援外医疗团队,为当地百姓带去先进医疗,用无国界的医者仁心表达中大人的天下襟怀。

同学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期待我们每位毕业生都能志存高远、永葆初心,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追求卓越的品格,在实践中找寻真知,努力成为做成大事、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最后,陈春声也向所有毕业生传递了饱含真情的母校温度,“今后不管大家在人生的航程遇到什么样的斜风冷雨,中山大学永远都是各位校友回首目及的温暖港湾。

毕业生感想:理想信念在心中 奋斗担当在脚下

回忆在中大五年的学习时光,我收获的不仅是课本和临床上的知识,更是那份立志成为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理想与追求。”毕业典礼上,中山大学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李强分享道,他至今还记得自己五年前在学院开学第一课上所听到的一句话:“我们想要培养的,不仅仅是一名医者,更是一名能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医学科学家”。

李强同学介绍,得益于中大医科“三早”教育理念,他在大一便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开始科研训练,系统地学习科研方法,并确定了今后想要进一步深造的方向。种种自我突破和实践,让他收获了敢于提问、敢于钻研的学习力和探索力。本科毕业后,他将前往北京协和医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立志在扛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中追求知行合一。

2020级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毕业生张玉子也分享了,八年来自己“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蜕变。在她看来,中大引导着他们既看见生活半径的小事,也看见无穷远方的发展。特别是2019年,她入选研究生支教团赴西藏服务一年。氧气稀薄的三尺讲台,崎岖难行的家访山路,让张玉子对何为百姓“急难愁盼”有了更为具体的思索,也更坚定了她“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

毕业在即,她也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同伴,把人生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时代理想之中,让青春奋斗的脚步和新时代的车轮同向同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欣潼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罗知锋、陈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