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校区将建博物馆
中大博物馆鸟瞰效果图
大洋网讯 中山大学南校区的改造、建设工程不断推进。昨日,中山大学博物馆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开始招标,将在南校区中轴线西侧新建一栋地上3层、地下2层的中大博物馆,分设校史馆、人文馆、生物馆、地质馆和校友馆五个分馆。
拟建的中山大学博物馆项目选址位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区中轴线西侧、现八角亭的西侧,与乙丑进士牌坊相对,距离正在改造中的永芳堂不远。
昨日,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山大学博物馆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记者从招标公告中了解到,中大博物馆将在拆除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讲厅等4栋建筑的基础上,在原址修建。同时,博物馆将继承中山大学校园红砖绿瓦的民国风格。
招标公告显示,中山大学博物馆项目位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将拆除南校区现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讲厅、旧实验室等4栋建筑物,共计2458平方米,在原址及附近新建博物馆项目,即南校区中轴线西侧、现八角亭的西侧。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312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3500平方米,建设地上3层局部4层,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255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展厅、库房、办公用房及设备用房等。项目总投资为36930万元,所需资金通过广东省拨款和中山大学自行筹措。项目建设完成后,主要分设校史馆、人文馆、生物馆、地质馆和校友馆五个分馆,成为一个集生物、人类学、地质、校史、校友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同时配套室外道路、绿化工程等附属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17米,单体建筑总高度23.45米。
中大博物馆效果图
近年来,中大南校区的建设工程不断。2016年广州市政府批复的中山大学南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需拆除近百栋建筑。而南校区控规调整在公示期间共收到483条意见,其中482条表示反对,一个主要理由是“反对校园大兴土木”,认为新规划的拆建量太大,中大目前共有5个校区,位于大学城、珠海、深圳的新校区可以满足需求,无需在南校区过多建设。
位于海珠区的中大南校区现用地119.09公顷,2013年通过无偿划拨新增怡乐路地块2.83公顷,共计121.92公顷;目前形成3个功能分区,中部教学科研区、东部学生生活区、西部教职工生活区,现状建设量120.05万㎡,容积率0.98。但实际上,南校区的现状建设量已经突破了原控规105.78万㎡、0.87容积率的规模。2016年版的规划修改以后,校园用地范围内总建设量更是达到144.97万㎡(原南校区130.98万㎡,怡乐路地块14万㎡),比现状增加约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地块建筑密度20%,绿地率40%。规划专家表示,在校园规划中1.2的容积率已堪称极限。
1918年至1920年,中大南校区作为岭南大学开展校园规划,规划强调严整轴线的整体布局形式,建设围绕中心“十”字形绿地展开,从此,康乐园建设与规划相统一,保留并延续着中轴线的设计。2014年,广东省划定《康乐园早期建筑群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共包括77个文物本体,并划定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共55公顷,占南校区用地范围的45%。
新建的中大博物馆正好位于南校区的中轴线上,中山大学南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2015年底在市规委会上讨论时,市规委会就要求在中轴线上新建的博物馆不主张用全新的区别很大的建筑元素,应该与周边建筑元素基本一致。从本次公布的效果图来看,中大博物馆基本延续了传统的红墙绿瓦岭南建筑风格。
设计特点
提取格兰堂怀士堂 建筑风格
记者从该项目勘察设计单位广州名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了解到,在中山大学博物馆的设计中,公司秉承了探索中大文化源头的传承与变迁的原则。设计采用简单的建筑形体加以切割,独具匠心地使用原有中大建筑的元素和形式,契合中大深远的文化底蕴。同时,提取中大格兰堂、怀士堂等建筑的风格作为设计语言并加以细节化,体现在建筑立面上,加强本建筑的可识别性和文化感。
(广报全媒体记者杜娟、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