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深入推进“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

02.07.2015  13:37
中山市着力实施“大交通”发展战略,实施打通农村公路路网末梢的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2015年、2016年市镇财政计划投入约8.14亿元完善农村公路1320多条共约620公里,实现全市交通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网络化,真正实现城乡路网一体化。目前,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8月份起将进入项目施工高峰期。 一是 深入调研,广征民意。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山市党政领导深入开展“听民意”、“察民生”、“解民困”等活动,从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群众“家门口”的道路问题入手,启动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 二是 全民票选,人大通过一号议案。在2015年全民票选“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的 20个选项中,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被选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被确定为该市今年人大一号议案。 三是 规划先行,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把农村农路路网纳入《中山市村级公路近期建设规划》,参照重大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办理立项手续,由镇区作为建设主体办理立项,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工程项目环评文件以镇区为单位各自打包编制,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20个和10个工作日。全市今、明两年内改造建设的村级公路中,小于等于4米的729条326.8公里;大于4米小于等于6米的430条,208.27公里,大于6米的163条,83.7公里。 四是 财政倾斜。市财政安排4.3亿元补助农村路网建设,除给5个镇区项目建设资金65%的补助外,其它镇区均按45%比例补贴,促进镇区加快落实建设资金。补助资金在项目完成招标后即下拨,减轻镇区建设资金压力,加快项目推进。 五是 协调统筹,督办落实。实行市党政领导分片挂点协调督办制度,由市党政领导分片挂点21个镇区,各部门及镇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通过统筹协调,实现各镇区及职能部门间的密切协作。每月对专项推进情况进行通报。截止今年6月下旬,全市累计完成村级公路项目81个,建成里程28.71公里,占2015年建设任务的10%,占总建设任务的6%;在建项目49个,建设里程27.85公里,占2015年建设任务的6%,占总建设任务的4%;991个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占2015年建设任务的119%,占总建设任务的75%,其中181个项目正在办理施工招标,占2015年建设任务的22%,占总建设任务的14%。工程计划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 近年来,随着广珠西线、中开高速、翠亨快线及中山市内19条镇际重点断头路的建设开通,中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新型专业镇、打造四大产业平台、建立两区四带多集群体系等政策的提出,以及自然村之间和自然村内部的村路连接,对中山市农村公路的网络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来源:中山市交通运输局)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