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校企合作实现科创资源双向流动 打破创新壁垒

07.11.2017  00:26
中山职院南区电梯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中山职院南区电梯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前不久,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风帽结构顺利实现封顶,其中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100多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步道项目的采购及安装事宜,是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07级毕业生、现任蒂森电梯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安装部主管周建文负责。

  周建文介绍,这100多台自动扶梯及人行步道成功安装,先后克服重重困难,得益于他在学院所学专业和在蒂森公司接受的系统培训。“基于蒂森电梯与中山职院建立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机制基础上,中山职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应聘进入蒂森电梯公司后,参与并负责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周建文说。

  近年来,中山高校注重利用中山长期积累的产业优势,把“落实科研项目转化,积极对接企业市场”作为办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与企业正围绕着“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市场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  李欣  雷海泉  郭冬冬    通讯员  张远秀  李思玲  钟嘉妍

   高校教师主动参与校企项目

  10月24日,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与中山德华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华芯片)共建的“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对此,中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常务副院长王悦辉表示,实验室将为合作双方在器件材料、芯片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巨大的合作空间,实现把重大研究课题、企业研发项目做实、落地,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

  “校企双方依托实验室为平台开展合作,是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与企业成果转化相结合,从而在关键性、瓶颈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王悦辉表示,本次成立的“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要是基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的技术力量。

  据了解,此次成立的“光电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要依托“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后者是由电子薄膜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于2012年签约共建的实验室,旨在为中山支柱产业之一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转化、研发支撑、人才培养的科研平台。

  而作为合作方,德华芯片作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致力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研发与生产,该公司总经理文宏表示:“通过共建实验室,校企双方将在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实现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师生创新资源共享互通。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今年已与70多家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合作,其中包括共建实验室、研发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学院各个研究领域的师资力量、人才队伍等众多科研资源都能够参与其中,以期实现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王悦辉表示,“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具体而言便是校方鼓励、支持青年骨干高校老师主动与企业技术部门接触,以项目研究为支持,推动项目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王悦辉说,从今年开始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将尝试要求新进青年教师在第一年里尽可能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并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工作量,以此更接地气地了解熟悉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和市场实际需求。同时,未来学校还将把包括教授、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完整科研梯队培养与各类校企合作项目实现“并轨”,从而彻底打破创新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