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要成为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就靠这几招!

08.05.2017  12:33

 

  今年“3·28”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期间,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设展厅展示了近年来的创新成果。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摄

我们去年下半年才正式开始销售产品,有一百多万的营收,今年预计能达到两千万。”对于从100万元到2000万元的跨越,中山易能智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新充满信心。看好中山完善的照明产业配套及良好的政策环境,2014年张建新和团队在中山成立公司,开始新一代全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研发,并一举夺得去年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中山赛区二等奖。

中山有33万市场主体,其中九成以上是民营企业,当中不乏易能智达这样的“瞪羚”企业。在政府大力倡导并鼓励创新的政策背景下,企业依靠“科技+”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成为中山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6日,由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榜样的力量——2016‘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举行颁奖典礼,同时发布了由南方日报社、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联合出品的《2016珠三角企业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珠三角的企业创新实践进行全面剖析,中山作为拥有近9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城市,多项指标名列前茅,探索出了独特的创新路径。

●南方日报记者 孙嘉琳 李凤祥 王谦

科技+平台

省级创新平台数仅次于广深

2016年,广东R&D占GDP比重达2.52%,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居全国第一。在此背景下,中山去年高企数量达到882家,同比增长107%,增速居全省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至2.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专利侵权纠纷行政立案数和结案数均列全省第一……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推动。

报告指出,广东16个地市均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分布,广州和深圳两市拥有的平台数量就占了全省的66.11%,分别达到70个和49个,中山市在数量上位列第三,共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此外,中山还建有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8家、国家及创新平台分支机构10家,牵头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10个。

中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代表。作为全市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该院有针对性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进高校资源,逐步形成以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4所国家重点高校为依托,广东省科学院中山分院、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山分中心、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智能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等为延伸的“1+4+N”科技研发平台。

去年8月,该研究院在孵企业广东华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将3辆自主研发的AGV搬运小车发往越南,受到客户高度认可,成功承接了对方新厂区的AGV搬运系统建设工程。该项目的成功就是依靠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度合作实现的。

报告中也探讨了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这一模式在珠三角的示范作用。报告认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曾是珠三角地区专业镇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30多年之后,自主品牌和技术缺乏、产业积聚程度较低等却成为了制约专业镇经济发展的难题。当前珠三角正在走出传统的专业镇发展体系,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最近,广东中认华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家电产品技术研发及检测认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清洁能源核心装备电力电子产品创新产业化基地,被认定为2017年(第一批)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这意味着中山在创新公共技术服务方面的实力再度获得认可,将会为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逾五成

去年底,中山市金哥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哥电器”)涉嫌侵犯一款名为“压力锅(上锁)”的外观专利,被投诉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山市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立案后,我们第一时间前往金哥电器进行现场勘验检查,并未发现涉嫌侵权产品,且金哥电器所生产的同类产品也已经取得外观专利,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撤诉”,该中心专职执法人员陈亮亮说。

作为中山的优势传统产业,中山家电产业已经形成千亿产业集群。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家电企业间的专利侵权案件时有发生。为此,借鉴古镇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模式,中山在黄圃镇成立跨镇区的中山市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解决基层执法难的问题,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法治环境。据悉,通过该中心,家电企业在10—15个工作日内即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快速授权,并取得电子授权证书。

如今,专利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科技创新程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标准。中山发力“科技+知识产权”,积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6年专利申请量达35248件,同比增长26.4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7597件,同比增长56.09%;发明专利授权量1207件,同比增长21.67%,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9件,同比增长36.8%。

同时,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该市首创知识产权快速保护中山古镇模式,并在家电、红木家具领域进行推广复制,也受到国家、省相关部门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该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2016年全市专利行政执法立案共602宗,其中专利纠纷立案585宗,结案544宗,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7宗。

知识产权除了保护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运用。报告认可了中山市在知识产权方面立足本土化的创新成果,并指出,早在2015年,该市即发布《中山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促进企业创新的政策内容。

2016年,中山先后出台《中山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中山市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风险补偿办法》两项政策,在鼓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新的同时,赋予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转化的能力,在事后风险补偿金额上,中山300万元的最高限额超过了深圳,支持力度可见一斑。

科技+金融

创新服务模式 创多个“第一

报告调研发现,全球化创新是珠三角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明显趋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加之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民营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并购需求愈发强烈。

去年便是中山上市企业海外并购的集中爆发期。通宇通讯、全通教育、木林森、棕榈园林均向海外“出击”,特别注重将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外国企业收入囊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并购金融成为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形式。

5月5日,中国建设银行并购金融中心在广州挂牌成立,系国内首家。早在一年多前,建行中山市分行就成功为骨干民营企业明阳风电回归A股私有化提供了包括并购贷款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成为建行广东省分行首个此类案例。

大型骨干企业的做大做强需要金融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更需要金融的帮扶,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报告指出,政策、人才和金融,已经成为维持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黄金要素。目前,包括中山在内,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一套以地方政府做引导,商业银行、多种金融机构齐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补的、较为完善的创新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去年底,凭借公司专利和6.9万元保费的投入,中山本地企业广东科捷龙机器人有限公司获得了300万元的专利质押贷款,成为国内首单科技企业专利质押融资贷款保证保险。以“政府+保险+银行+评估公司”组成风险共担的融资模式,中国人保财险中山市分公司开启了保险“撬动”贷款的新尝试。

该项目采取政府主导、风险共担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中央、市级财政共同出资4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当贷款发生损失时,政府、银行、保险和评估公司按54:26:16:4比例共担损失,通过风险资金池撬动合作银行贷款投放量并承担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部分风险。

4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出资1000万元,中山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目前共撬动银行投放4亿元的贷款。与以往的专利质押融资方式相比,“中山模式”引入以“政银保”为主要模式的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可以通过转嫁放贷银行贷款风险,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增级,提高企业贷款成功几率。

■个案

科创先锋”是怎样炼成的?

明阳集团历经多次产业升级,开创风电行业“明阳模式

此次“榜样的力量——2016‘FIT粤’科创先锋大赛”中,在中山“土生土长”的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集团”)获选为“广东科创先锋”。经历了四次产业升级,明阳集团在风电行业开创了“明阳模式”,通过从外部引入研发设计团队,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奠定行业领先地位,并逐步在风电、海上风电两大领域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明阳集团的发展历程便是行业创新的缩影。早在2000年,明阳集团就已经走上了产学研联合开发之路,并促成企业从研发输变电设备到拥有大型节能和电力电子装备核心技术的转型。当时,该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联合开发团队就由院士领衔,逐步掌握了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而随产学研平台的扩大,明阳集团的触角逐渐延伸向海外,在2006年与德国Aerodyn公司的合作中,获得了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知识产权,迈上智能制造的新征程。

此后,“明阳模式”一步步奠定了该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2006年,明阳集团引进以曹人靖为首的风电研发设计团队,解决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风电整机两大核心技术,开始布局全产业链;2012年,该集团又引进以朱荣华为首的海上风电工程研发团队,在国内首创桁架式基础技术,催生出全新的产业链。2014年,以该集团CTO张启应为首的大风机设计研发团队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先后斩获国际风能展的最佳设计奖和2014 WINDPOWER MONTHLY评选的全球最佳海上风机银奖,开启智慧能源普惠全球的新篇章。

如今,明阳集团正围绕清洁能源这一核心,不断向新能源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致力于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同时通过产融结合,推动社会资本和全球资本进入清洁能源领域。

联合研发模式、树状科研体系,以及人才团队的“雁阵效应”可以说是明阳集团创新之路上的三大关键。尤其是在招才引智方面,明阳集团的每一次产业转型升级,都是在引进培养出领军人才、组建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基础上实现的。

目前,该集团设立了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风电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拥有中山、天津两个博士后工作站,以及一批省级研发机构,在欧洲、美国均有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专业研发机构。

■声音

中山市副市长徐小莉:

立足“四高”,触发科技创新新动能

中山市政府副市长徐小莉表示,近年来,中山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中山市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山今后的工作要突出两条主线,首要的就是坚持创新驱动,集中创新创业要素引领发展。

她说,中山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包含金融、人才、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力度和覆盖面都比较完善。在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活力方面,中山的R&D投入十年来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产学研的活跃程度不断提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参与科技工作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例如,中山科技创新券的兑换数量排名全省第一,作为一个普惠性的政策,企业只有完成创新了才能兑换,从这张小小的创新券,就可以窥见中山企业的创新活力。在产业布局上,中山既布局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又布局了以专业镇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并且都注入了科技创新的要素和技术。中山又在全国最早成立了知识产权维权中心,让专利成为知识企业发展的技术关键。

从这几方面考虑,中山的整个创新环境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活力相匹配,处于一个优化提升的状态。因此,下一轮推动中山科技发展的动能主要是通过八大抓手和立足四个“”,即高新技术、高端人才、高科技产业和高效政府服务。

未来中山将会把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作为引领中山科技发展的关键,结合组团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加强重点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产业,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程度。

她坦言,相对来说,中山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必须重点抓研究机构、科研院所的建设。一方面是促进现有研发机构上水平,同时引入高水平专业和研发机构;另一方面是全面推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规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

此外,还要出台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科技人才来中山创业,培养科创氛围;还要通过政务提速,为广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优越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数读

2016年中山“科技+”亮点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立案数和结案数均列全省第一

◎高企数量达到882家,同比增长107%,增速居全省第二

◎拥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数量上位列全省第三

◎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至2.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016年专利申请量达35248件,同比增长26.4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7597件,同比增长56.09%;发明专利授权量1207件,同比增长21.67%,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9件,同比增长36.8%。

 

 

编辑: 朱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