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上台阶
中山市质监局以产品质量监管为主线,从产品质量分类动态监管、监督抽查后处理、名牌带动、技术标准化、技术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理念,切实转变质量监管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形成了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一是着力完善产品分类动态监管,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该局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及时掌控企业质量管理状况,督促企业履行质量诚信主体责任;对生产许可证企业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试行办法》分为AA、A、B、C四类实施动态分类监管,完善对全市434家获证企业的动态分类;同时,积极开展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增强全社会的质量诚信意识。截至目前,已采集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信息2994条。
二是着力规范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帮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对在国家、省和市三级监督抽查出现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该局通过限期整改、现场检查和复查抽样、立案查处等方式100%实施后处理,提高监督抽查的有效性,切实帮扶企业落实整改,促进企业逐步提高。今年1—11月,共发出600多份整改通知书,对全市热水器、灯具等重点类别产品企业组织了两场专题质量分析会。
三是着力推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中山品牌美誉度。 该局按照“宏观指导,统筹协调,重点培育,整体推进”的思路,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引导、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争创一批名牌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通过深入镇区、企业调研,向省名推委推荐评价目录,积极动员企业申报,协调市统计局、国税局、地税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2014年全市有84家企业99个产品申报广东省名牌产品,申报数量为年度历史最高。截至目前,中山市共有16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名牌产品总数占全省10%(全省1629个),位居全省第四。
四是着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该局鼓励和扶持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推动规模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11月底,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修订22项,其中国家标准17项;全市单位获批立项省地方标准15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LED照明和电动汽车地方标准7项;全市制定严于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企业先进标准693项,研制融入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先进标准7项;完成281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产品认证,15家企业获“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称号,其中4A级9家。
五是着力强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该局不断深化检验机构建设,完善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增强技术机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六个平台”作用。在产业集群、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设立专业实验室和检测站,打造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专业镇优化提升。目前已形成以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5个省级质检站为骨干、2个平台为基础的技术支撑体系,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质量保障。(中山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