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有望净增211家

16.10.2015  12:03

  中山今年高企预计净增211家,申报高企后备培育257家。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对我们来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既是响应政府的政策,更是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得知企业已成功进入2015年广东省高企拟认定(复审)公示名单,中山特能传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南练兴奋地说道,“从2012年销售收入不足8000万元,到今年预计突破1.4亿元,我们为创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尝到了创新结出的硕果。

  15日记者从中山市科技局获悉,截至目前,中山高企今年预计净增211家。申报高企后备培育257家,并获得省财政2.168亿元培育经费支持。

   两专业镇实现高企零突破

  今年4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中山调研时强调,中山要以培育高企为抓手,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孵化器建设,培育出更多的高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据此,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提出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力争到2017年全市高企数量超过500家。

  围绕这一目标,今年中山共组织352家企业申报高企,经审核,分三批次共推荐上报325家。目前,本年度拟认定的高企已公示,中山拟认定280家,除去到期复审(重新认定)企业69家,净增高企211家,全市高企数量达到430家,同比去年219家,接近翻倍,超额完成年度净增150家高企的任务。此外,申报高企后备培育257家,并获得省财政2.168亿元培育经费支持。

  据了解,与之前相比,24个镇区均有新增,其中两个专业镇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24个镇区已全有高企。今年新增较多的是火炬区71家,小榄26家。

   建立高企培育发展长效机制

  中山市思锐摄影器材工业有限公司也是最新一批被拟认定的高企,目前正在筹备上市。“其实,在去年我们就有意愿申请,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达成,今年在政府的帮扶之下,终于申请成功。对于我们这样的科技企业而言,成为高企意义重大。”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提高企业申报高企的积极性,除了落实国家现有的高企享受15%所得税优惠税率之外,今年中山市也加大了市级层面对高企的政策扶持力度,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以激发企业的热情。今年中山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新通过认定的高企给予资助10万元;对通过复审(含重新认定)的高企给予资助5万元;企业每认定1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资助1000元。

  据市科技局介绍,下一步中山将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梯队战略,通过辅导+培育+升级方式,充分利用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企,建立高企培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重点推动中小微高企税收减免政策的落实,夯实高企发展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做好高企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宣讲,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营造有利于高企发展的氛围,为明年高企的组织申报打好基础。

   ■样本观察

  司南物联:

  超70%员工为科研人员

  广东司南物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提供物联网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凭借前期投资的千万元资金,该公司建立了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平台系统。而在最近公示的拟认定高企名单中,该公司名列其中。

  对于申报认定高企,广东司南物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表示,通过高企认定之后,公司可以享受到更多国家政策层面的优惠和支持,同时也是公司重视科技创新的一种象征和体现。

  “我们就是靠高新技术吃饭的,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张力向记者介绍,公司目前的工作团队共有100多人,其中的70%—80%都是科研人员。公司在下一年预计融资1.5亿—2亿元,其中的50%也都将用于云服务平台系统的研发投入。据了解,包括云计算平台的知识产权在内,司南物联已获得专利十多项。

  “一些大公司急需将产品在3—6个月内快速实现量产化,就需要借助我们这样专业的物联网公司,来提供并实施整体的解决方案。”张力表示,公司也借此来推动传统企业快速实现产品的物联网化和智能化的提升与改造。

  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张力表示今后在对智能家居、农业等多个行业进行生态链布局的同时,会进一步细分市场,并寻求与这些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打造开放式的物联网云平台。

   ■专家说法

  中山经济研究院院长梁仕伦:

  须全面系统落实高企优惠政策

  截至目前,中山高企预计将净增211家,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净增150家高企的任务。高企一下增加这么多,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对中山而言,在目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是否应该提出一些反思性的东西。比如为什么去年高企数量不增反减?为什么在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的情况下,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可以增加211家高企?这么多高企是一年就可以打造出来的吗?

  对于这些问题,恐怕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和解释。在我看来,可从两个层面来看待。其一,去年高企为何不增反减,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一些镇区在落实高企优惠政策上做得不到位。因为做得不到位,一些企业费了很大功夫去申报,结果除了拿到一个牌子,却享受不到任何优惠政策,这样就会挫伤企业的申报积极性。其二,这211家新增的高企并非一下子培育出来的。对于中山来说,高企不管是否得到认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在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的背景下,提前完成高企年度申报任务并不奇怪。

  因此,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冷静,多一些思考。其实,高企优惠政策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科技部门的事,还涉及税务等其他部门。所以在目前经济形势之下,如何更全面地落实高企优惠政策,真正做到为企业肩负,增强其发展后劲,才是支撑中山实施创新驱动更为根本的要素。

  再者,对于政府来说,除了全面落实相关政策,更需要去做一些企业做不到但又必须的事情,比如培育高效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解决高企员工家属子女的入学就业问题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为高企的发展塑造更为优越的环境。(李凤祥 郭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