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158个单位及镇区与潮州肇庆131条贫困村结对帮扶

25.04.2016  20:48

  中山市委办牵头的联合帮扶工作组刚进驻肇庆市封开县勿乃村时,贫困户莫通章和老母亲相依为命,住着濒临坍塌的泥砖房。在实施“一户一法”帮扶举措之后,他们一家第一年就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购买了耕田机、猪苗和饲料,第二年种上了柑橘,第三年将小屋修葺一新,住上了新房。在市委办联合帮扶工作组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拥有523亩耕地、2.08万亩林地的村庄改变了普遍黄天荒地的现象,到2015年年底,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3000多元,增长超过4倍。

  根据省的考核结果,在第二轮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山帮扶的75个贫困村全部为优秀等次。4月21日,中山市召开全市农业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部署了新时期中山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任务。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焦兰生等市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提出,中山将组成由158单位及镇区组成的62个联合工作组,对潮州、肇庆两市131条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承担起新时期的精准扶贫使命。 ●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郭冬冬 孙嘉琳

  1.制定“一户一策”不搞“一刀切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00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700元。刚到勿乃村时,市委办联合帮扶工作组首先开展摸底调研,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贫困户,收集整理材料并征求帮扶需求,让贫困户根据自身家庭实际情况选择项目。

  为了提高贫困户耕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组制定了开荒种植激励政策。如果村民开荒种地当年获得村委验收通过的,即可获得数额不等的激励基金:种柑橘500元/亩,封顶1000元;种水稻500元/亩,封顶2000元;蔬菜、花生300元/亩,不封顶。

  由于实施了个性化的扶贫举措,村民开荒种植热情高涨。三年来,帮扶工作组共投入65万元,派发耕田机19台、耕牛26头,贫困户参与种植柑橘、水稻、花生、苦瓜的热情高涨,达到314亩。

  薛晓峰在21日举行的全市农业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上,尤其强调了“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帮扶措施。他指出,与上两轮相比,精准扶贫开发赋予了更多具体任务和更高的要求。这一轮脱贫攻坚,除了要面对集中在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对分散的贫困人口也要求帮扶到户到人。“我们要有清醒的政治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再接再厉。”他强调,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正确认识此次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坚决性和必要性,选好驻村干部队伍,杜绝驻村人员“走马观花”。

  2.从特色资源处“思变”找准转型路

  位于封开县西部山区的都平镇大滩村,距县城50公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耕地面积仅800余亩。全村2148人,其中贫困人口280人,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2500元,村集体经济仅靠山林地出租,每年9000元。

  这是市府办、民政局、教体局、残联和博爱医院组成联合帮扶工作组的对口帮扶对象。

  通过对比分析英德市西牛镇与大滩村所在的都平镇两者的气候、自然资源、区位交通等情况,工作组发现西牛镇的麻竹产业非常适合都平镇。为此,工作组制定了以麻竹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并投入60多万元,先后为村集体建成了两个麻竹种植示范基地。在项目刚开始时,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工作组与镇村干部走家串户做宣传并带头种植,多次请英德的技术人员进行麻竹种植技术培训,出台了免费提供麻竹苗和肥料等生产资料的惠农政策,从而调动了村民种植麻竹的积极性,由“要我种”变为“我要种”。

  经过两年发展,全村种植麻竹的规模快速增长,总面积达到2000余亩,全镇达到1万余亩。该村还成立了麻竹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引进麻竹加工企业,形成了“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麻竹种植成为了当地的主导产业。预计到2016年底,大滩村的麻竹产业可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万元。

  深入挖掘当地的资源,找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也是焦兰生在全市农业农村暨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一个工作方法。他指出,各级各部门要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全力以赴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引进中山优势产业,嫁接中山农业发展模式,对接中山农副产品市场,力争实现双赢。

  3.22个单位38名个人获评省优秀

  2013年8月8日,作为中山扶贫开发“双到”驻紫金县工作组组长,民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郭明星开始了他的扶贫工作和生活。在这轮扶贫工作中,他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中山驻紫金县42个单位组成的17个扶贫工作组工作,对口帮扶当地30个行政村。

  在近三年的扶贫工作里,郭明星带领扶贫工作组成员,在紫金县重点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已经建成茶叶种植示范基地13000多亩,建成茶叶加工厂十多个,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收入得以大幅提高。

  “只有通过拓展茶产业的价值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由于帮扶工作表现突出,郭明星也被评为广东省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考核结果为优秀驻村干部。

  像郭明星这样奔赴在扶贫第一线的干部还有很多。在4月21日的会议上,中山市扶贫领导小组还对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其中,扶贫工作突出的市委组织部等22个优秀单位和38名优秀个人获得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中山市则评出了火炬开发区等59个市级优秀单位和林远峰等127名优秀个人。

  2013年以来,中山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对口帮扶河源市紫金县、肇庆市德庆、封开、怀集、广宁县5县75条贫困村,全市149个帮扶单位共派出230多名扶贫干部常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薛晓峰表示,此次对这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目的是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打赢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战,让全市各帮扶单位和扶贫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发扬中山人博爱精神,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事业。

  ■特写

  省优秀驻村干部、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客户经理邓提:

  全心投入扶贫 婚礼推迟三年

  今年,邓提和蒋园的婚礼终于要举行了。新郎邓提为扶贫工作将这件人生大事一推再推,新娘蒋园则被男友的坚持所感动,为爱守候了整整三年。

  自2013年6月走进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南坑村,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邓提从中山建行东凤支行的一名客户经理成为了当地村民的“资料库”,27个大项46个小项的扶贫项目建设几乎全部都有参与。邓提所在的工作组,是中山30个扶贫工作小组中唯一一个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而作为组里的资料员,他几乎认识每一个贫困户,对村里的情况也非常熟悉,这也是他在工作组里一待三年的原因。“整个扶贫小组可以没有我这个组长,但是不能少了他。”工作组组长王宏刚这样评价邓提。

  近三年的扶贫工作,南坑村共完成道路硬底化建设13.803公里、安装照明路灯302盏、村道加装安全凸镜70个、建设垃圾清运设施30处、桥梁护栏得到了全面修护。这些民生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村内生产生活环境,还彻底解决了沟通难、出入难、招商难、引资难的“四大难题”,赢得了村民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赞誉。此外,工作组还争取到河源市财政教育专项资金35万元,以及中山热心企业家捐款30万元,实现了对村内唯一一所小学南坑小学的翻新改造,又积极联络中山市“清风自游人”公益组织开展“圆梦助学”活动,发动成立“南坑小学志鑫奖学金”,加大对贫困失学儿童的关怀和帮助。目前南坑村没有因贫困而失学辍学的儿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原定于2013年结婚的邓提和蒋园,因为邓提对扶贫工作的坚守只能将婚期一再推迟。起初蒋园对此很不理解,甚至有了放弃这段感情的想法,后来才渐渐被男友的决心和真心打动,渐渐理解了他这份坚守,对他给予了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