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巴交往史中独一无二的“巴铁传奇”

18.04.2015  20:45

北京-乌鲁木齐-伊斯兰堡,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首都的航空线路之一,飞行总时长6个半小时。它的首次设立曾带来震惊世界的一次48小时秘密外交访问。

中国红其拉甫山口—巴基斯坦塔科特,喀喇昆仑公路中国援巴修建路段,全长613公里。在这个世界筑路史的奇迹中,数百名中国建设者献出了生命。

中国喀什—巴基斯坦瓜达尔,中巴经济走廊,全长3000公里。这个宏大的经济规划自提出之日起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可能会改变数亿人的命运。

3条线,三次震动世界,串起一部国家交往史中独一无二的 “巴铁传奇”。新华国际独家专访这部传奇的三名见证者,听他们讲述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条航线

很多往来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人都会熟悉从伊斯兰堡到乌鲁木齐再到北京的航线。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使用这条航线的人,是大名鼎鼎的亨利·基辛格。

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以出访南越、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名义抵达伊斯兰堡。不过,他其实执行的是一次代号“波罗行动”的绝密任务。

资料图片:左图为美国前外交官亨利·基辛格,右图为巴基斯坦前总统叶海亚·汗

在伊斯兰堡,基辛格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共进午餐。当宴会达到高潮时,基辛格突然手捂着肚子连说难受。当时南亚正流行痢疾,肚子疼痛不会有人感到奇怪。于是,叶海亚就势安排基辛格到他远在深山的官邸休养。但叶海亚和远在北京的中国领导人都知道,基辛格不会去深山,而是会坐上前往中国的飞机。

为了确保安全,中美以及巴方选择启用伊斯兰堡-乌鲁木齐-北京的飞行线路,而不是当时常用的伊斯兰堡—卡拉奇-上海—北京航线。因为后一个航线要经过巴基斯坦当时安全局势动荡的大片地方。

资料图片: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叶剑英等到南苑军用机场迎接。翻拍自《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这便是后来震惊中外、开启中美外交大门的基辛格秘密访华,而为中美充当桥梁的,正是巴基斯坦。中国前外长黄华在回忆录中说:“巴基斯坦当时对基辛格这次秘密访华非常重视,对各个环节包括专机接送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一段公路

那条路非常难修,有不少中国人丧生在巴基斯坦,包括河南人武治业。他当时是中国筑路技术大队第4分队的教导员。在巴基斯坦金加尔村附近路段的一次大爆破后,按安全规定几个小时内不许有人通过。但是,几名巴基斯坦村民却急着要过去,闯过阻拦,冲向危险路段。

今年66岁的张春祥老人曾先后5次、共计23年在巴基斯坦工作,包括2002年到2007年任中国驻巴大使。但说起他印象最深的事情,老人的回答竟是40年前的这件事。

武治业大喊‘赫得儿那克、赫得儿那克’(乌尔都语‘危险’),冲过去拦阻。这时,滚石从山上落下,一块大石头砸在武治业的头上。附近村民痛苦地拍着胸口喊着‘秦尼导斯特、导斯特’(乌尔都语‘中国朋友’),武治业却再也没能醒来……

喀喇昆仑公路塔科特大桥。新华社1978年发

老人所说的那条路就是喀喇昆仑公路,1974年毕业后,张春祥前往巴基斯坦喀啦昆仑公路中国筑路指挥部工作。喀喇昆仑公路,又称中巴友谊公路,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修建的路段从1966年到1978年分两期完成。这是一条“天路”,公路一侧通常是上千米高、松散破碎的山体,几米外另一侧则是几百米深的峡谷……数百名中国筑路人牺牲在这里,其中88人长眠在巴中边境小城吉尔吉特烈士陵园内,包括武治业。

位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的中国烈士陵园纪念碑文。新华社发

陵园纪念碑上这样记述这段历史:“中巴两国建设者不畏艰险,在喀喇昆仑山的冰封雪原、悬崖峭壁之间战天斗地,终使天堑变通途,架起中巴两国之间的友谊之路,在世界公路建筑史上创造了奇迹。

我们的确是战天斗地!当时,条件很艰苦,冬天很冷,冰川、雪山……夏天,喀喇昆仑南面酷热……我们与巴基斯坦人汗流在一起,血都流在一起!”讲述起往事,老人几乎毫无停顿,让对面的记者都感到了老人当年的那股激情。

老照片。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提供

这条公路给当时巴基斯坦北部居民带来了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经济生命线,也让中巴之间的友谊更深、更厚、更久。

一页新篇

采访穆沙希德·侯赛因时,在这名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张他与习近平的合影。“我与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见面的那一个小时令我印象深刻,”穆沙希德说。

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2010年7月,穆沙希德随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代表团访华。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穆沙希德等人。“他是一位非常自信、非常果断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很好的交流者,和你说话时会看着你的眼睛,”穆沙希德说,“整个会谈中,他从没有看过笔记或者询问助手。他回答问题思路十分清晰,无论你问什么问题,他都不会迟疑,会给出明确的答案。

如今,穆沙希德期待着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对巴访问,也期待着“巴铁传奇”掀开新篇章。

2014年12月1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在巴基斯坦首发。新华社发

穆沙希德说,巴基斯坦人正通过媒体报道等方式越来越多地了解中国的国家主席。由穆沙希德任会长的巴中协会还有着一项特殊任务: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成乌尔都语。“有意思的是,有人告诉我,翻译人员发现,书中不少内容都可以与巴基斯坦的情况联系起来,许多问题都是相通的,比如执政、反腐和依法治国等。

谈到习主席的访问以及中巴关系的未来,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中巴人士都提到了“一带一路”构想以及中巴正推进的“经济走廊”计划。同时,新华国际联合腾讯新闻与巴基斯坦在线杂志《友邻》举行的跨国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网友都认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将是两国未来的合作重点。

(中巴经济走廊南端起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景。新华社发 )

的确,中巴经济走廊正在改变着不少巴基斯坦人的命运。针对巴基斯坦眼下能源奇缺、电力不足的问题,经济走廊的早期收获项目中有许多与电力能源合作有关。比如,为了尽快解决巴基斯坦供电难的问题,中国民营企业东方集团海外能源公司联合能源集团以周期短见效快的风电项目为突破口,规划了13亿美元的项目投资。

有关联合能源集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2011年,英国石油公司把在巴基斯坦的资产出售给了联合能源。数据显示,联合能源接手后,它的巴基斯坦子公司在社会公益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310万美元。联合能源巴基斯坦子公司部门主管、巴基斯坦人萨德尔丁说:“当地人得知那是一家中国企业,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他们会对我们好!

一片真情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遭遇建国以来最大地震,震级7.8级。就在当晚,中国政府决定,向巴基斯坦重灾区派去中国救援队,向巴基斯坦朋友无偿提供紧急救灾物资。

那时,张春祥正担任中国驻巴大使。他向巴方主动要求,把中国救援队调往巴拉考特镇。因为那里离震中不远。中国救援队连夜赶路,第一个到达巴拉考特,甚至早过巴基斯坦的军队。“我12日到巴拉考特慰问,是第一个前往重灾区的外国大使。沿途,听见灾民高喊,‘中国朋友来了’。

2005年10月15日,中国救援队在巴基斯坦地震重灾区巴拉考特。新华社记者李斌摄

在这次救援中,巴基斯坦人用五个“第一”称赞中国“铁哥们”:国家领导人第一个致慰问电,第一个宣布提供现汇和物资援助,第一个派出国际救援队,第一个抵达重灾区的国际救援队,第一批运到灾区的国际援助物资!

3年后,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遭遇大地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连续3次请求国际社会支援帐篷。于是,巴基斯坦分批向中国运送了22260顶帐篷。请注意,帐篷数量精确到了十位数!这是因为巴基斯坦捐出了国内库存的所有帐篷,包括国家战略储备!

穆沙希德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地震发生后,我们发现中方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帐篷。巴基斯坦当时有军用储备帐篷,但我们立即做出决定:目前我们的储备需要是次要的,援助中国是第一位!

传奇仍在继续,新的篇章即将开启。(记者耿学鹏、张琪、王玉发自伊斯兰堡,编辑田帆;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