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大妇女研究中心举办“网络世界中的性别标签分析”学术讲座

21.03.2015  01:19

           

从“小萝莉”、“萌妹子”,到“腐女”、“女汉子”、“暖男”,再到如今的“直男癌”,近几年,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性别标签”,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女性学系讲师杨笛认为,这不仅跟近几年人们的性别意识越来越强有关,还跟大家体会到由于自身性别受到不公正对待、或被拘束的现象增多有密切联系,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问题更加凸显。

 

杨笛是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女性史及性别研究,包括性别身份认同、性别话语变迁和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性别结构变化。3月14日,她受汕大妇女研究中心邀请,在图书馆演讲厅做以“网络世界中的性别标签分析——浅谈网络中的性别话语竞争及其影响”为主题的演讲。此次讲座是妇女研究中心2015年学术系列讲座的第一场。

 

网络性别标签演变的背后

 

从自身的观察及经历入手,在讲座中杨笛不仅给观众讲述了近年在网络上性别标签的演变,也带出演变背后所反映的权利关系变化。

 

  “以前我在网上会看到一些帖子,说男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女人应该是怎么样的,每次我看完后都拍桌子说:‘哎呀,我活了20多岁,到现在才知道自己是个男人!这些标准,我符合的就是男人的标准!’”杨笛话音刚落,在场观众不禁笑成一片。

 

她继续说,直到“女汉子”这个词的出现,她才发现自己虽然不是大多数,但是也不是最奇怪的一个。不过,杨笛发现,“女汉子”这个词的意思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一开始,女汉子带着正能量的,相对“女强人”、“铁娘子”等,这个标签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这个词汇却又似乎在偏离,逐渐符合原有刻板印象,以男性刻板的特质作为评判标准。

 

杨笛还说,性别标签不仅使女性痛苦,也让男性痛苦。“娘炮”的出现使得男性产生恐惧,也动摇了原有的性别气质规范。不过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存在著等级差别。如果你说男的像女的,是一种贬低,但是你说女的像男的,却是一种夸奖。

 

不过,在这场“性别”战争中,杨笛对最近“直男癌”一词的出现持乐观态度。她表示,这次词起到专为女性用来反抗的作用,它增加了性别标签的丰富性。但同时,她也强调,我们要思考这个词应该怎么用,在什么语境下使用。她指出有的男性虽然有性别盲点,但并不是他们故意而为之的,只是他们从来没想过这方面,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用“直男癌”这个词,可能会断掉跟他沟通的机会。

 

最后,杨笛还建议,话语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话语的改变也是一部分的改变,沉默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认同”,因此 “发声”是必要的。同时她强调,标签化使得本应该更加深刻思考、批判的争论变得肤浅,我们应该时刻进行自我反思。

 

系列活动:女生节侃谈会

 

当天晚上,汕大学生会在ACC三号会议室举办了“女生节侃谈会”,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方炼及受邀嘉宾金一虹教授、杨笛博士,以及约40名汕大学生参加了这次讨论。

 

在侃谈会上,“校园性别空间”这个话题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广泛讨论。发起该话题的同学在上学期进行了一次在汕大校园内男女生使用体育设施及场地差异性的调查,发现大多体育场地被男生使用得多,符合女性体育需求的设施存在限时使用、位置偏远、设施不好等情况。另一名同学则表示,这只是与女生自身意愿有关,学校的设施都是公开的,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去使用。

 

金一虹教授说,首先她很赞同这位同学做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在这方面还有许多空白点。同时,她也认为很多女生因为看到很多男生使用体育场地,往往会退避三舍,特别是在游泳池,但其实女生不是不喜欢游泳,只是特别害怕自己的身体被凝视。 对此话题,杨笛博士说,其实两位同学的观点并不对立,为促进校园空间性别友好,女性自身应该鼓励自己勇于使用这些体育场地,同时,校园空间设计者也应该充分考虑女性的体育需求。

 

在侃谈会中,同学们还热烈地讨论到各种性别话题,如“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我们为女性争取权利是在为性别平等服务还是对女性提供特殊化照顾”,“女性在就业中面临的性别歧视”等。参加这次侃谈会的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张梓君说,这次侃谈会通过跟老师和其他女生的交流,收获很大,同时她认为汕大学生性别意识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她还建议希望下次类似的活动时间可以更长些,让更多男生参加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