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盘活亚洲经济的大棋局
中日韩能否盘活亚洲 经济 这盘棋?
沉睡三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机制,有望在11月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韩国之际复活,这给久拖不决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谈判,带来了一线曙光。
自2012年11月中日韩FTA谈判正式启动以来,东北亚的三个重要国家,迄今已进行到八轮谈判,第九轮谈判将于12月在日本举行。这三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整合,一直颇受世界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三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的20%左右,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1.9%、亚洲的70%、外汇储备占世界的47%,对外贸易总额和对外 投资 总额均占世界的20%。这三个国家如果能形成FTA,将出现一个人口超过15亿、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不仅会在此基础上推动整个东亚区域形成FTA,也会影响全球的贸易自由化格局。
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目前相互间的贸易依存度只有19.4%,远低于欧盟的63.8%和北美自贸区的40.2%的水平,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三国贸易投资潜力,促进区域价值链向更高层次融合。中日韩联合研究项目的研究表明,如果建立中日韩FTA,在现阶段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提升1.1%-2.9%,日本将提升0.1%-0.5%,韩国则会提升2.5%-3.1%。
过去几年间,中日韩三国谈了又谈,在贸易、投资等传统领域已取得一些进展。2014年,三国投资协定已正式生效,相互间的贸易额达到近7000亿美元。但总体来说,谈判并不顺利,本拟去年底就完成的谈判进程,一直拖到现在也没能到达终点。
制约三国达成最终协议的因素,有经济上的,但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日本政府于2012年单方面宣布“国有化”钓鱼岛,中日、韩日就历史和领土问题出现大量摩擦,导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机制于2012年5月中断。没有三国最高层的良性互动,自贸区自然是谈不下来。来自外部的阻力也不可忽视,美国声称要与亚洲“利益均沾”,对亚洲形成没有美国参与的经济共同体,一直心存很强忌惮。在中日韩三国的FTA谈判正要渐入佳境的时候,它忽然在东亚区域制造大量政治摩擦,并且通过打造环太平洋伙伴经济协定(TPP),在东北亚三国间行将举行的经济婚姻中,横插了一脚。
但形势终究比人强。尽管内牵外扯,促进中日韩三国继续谈判并最终形成FTA的动力,始终还是有的。这几年全球经济放缓,贸易增长乏力,对以制造业见长的东北亚三国,都提出了挑战。只有通过建立自贸区,降低关税、增加商品进出口、吸引投资,才可望一同提振经济,抱团取暖。
中日韩三国间贸易结构的变化,也促进日本要在经济上把眼光回到亚洲来。到2013年底,韩国对华出口规模已经超越日本对华出口规模;而在今年6月,中韩两国间的FTA谈判完成、签署了自贸协定,让日本不能不产生危机感,而要寻求在历史、领土等问题上加强与中韩两国沟通,摆脱在东北亚被边缘化的处境。日本副经济财政大臣西村康稔在今年9月11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表示,中日韩FTA谈判应该推进,尽快制定出谈判的框架。
顺潮流而动才是真英雄。中日韩同是亚洲重要国家,都有责任推动亚洲的共同发展与和平稳定。中国极其重视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日前的中日韩研讨会上表示,中日韩三国比邻而居,友好与合作仍是三国人民始终不变的共同追求。东北亚三国尽快完成FTA谈判,并以此推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在经济上联为一体,是对亚洲形成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程亚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