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将启 三国“邻里”合作重回正轨引期待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郭金超)时隔三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即将重启,这次三国邻里之间的新互动能否推动中日韩合作重回正轨、开辟新前景,引发期待。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即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首尔举行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三方将回顾三国合作进展,探讨务实合作,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推动东亚合作的重要平台。这一机制脱胎于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2008年12月首次单独举行,先后举行了五次会晤。即将在首尔举行的这次会议本应是一场三国领导人的年度例行会晤,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姗姗来迟。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对钓鱼岛采取所谓“国有化”措施,以及随后日本安倍政府右倾化,加剧了日本同邻国关系的恶化。当年,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后,这一机制陷入停摆。
“这种局面完全不符合三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中国外长王毅27日在北京出席中日韩研讨会谈及三国合作时指出,中日韩三国理应排除干扰,携手共进,共同朝着睦邻互信、全面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向前进。
如其言,中日韩三国是亚洲重要国家和东亚主要 经济 体。三国间的事不仅是邻里间的事,对地区和世界也有着重要影响。
从地区来看,三国经济总量占亚洲经济总量的70%,占东亚经济总量的90%;从全球看,三国人口总数、经济总量、对外贸易总额和对外 投资 总额均占世界的20%左右。
由此可见,中日韩携手并进对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具有关键意义,也是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国合作由“非常态”转入常态值得期待。
此番会议被视为三国合作重回正轨的一大契机。在观察家看来,合适的政治气氛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得以恢复的重要基础。2014年,中日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在此基础上,中日关系迈出改善步伐。同时,韩日关系也逐渐改善,东道主韩国为重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积极斡旋。
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不能选择。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说,中日韩互为近邻,中国同意恢复这一机制体现出中国外交的务实灵活。三国领导人会面有利于改善周边关系。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朴键一指出,这是今年中国外交在东北亚最重要的一场活动。这次会议不仅对东北亚,对整个亚洲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亚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会议预期成果,中方此前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三国在经贸、人文、可持续发展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合作,拓展在国际产能、创新经济、信息技术、减贫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有专家据此预计,会议将讨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并有望在核电、高铁、工程机械等领域商讨如何加强产能合作、共同开拓第四方市场等方面取得成果。
杨伯江认为,三国产业合作不仅会在技术层面上推动东亚地区合作,也会从气氛上营造和谐合作的地区环境,有助于地区缓和与和解。
而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看来,会议停摆三年,各种任务堆积如山,不能指望一次会议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会议也不会过多涉及具体议题。此次会议更多将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为恢复三方各层级对话合作注入政治动力,对改善三方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杨希雨还指出,此次会议实际上将中日韩合作推向一个十字路口,未来可能走向一条康庄大道,也可能退回到停摆原点,这个关键因素和变量还是在日本方面,在于其如何处理历史问题。
中国前驻韩国大使张庭延则表示,人们期待此次会议成为中日关系、韩日关系的重要转折点。毋庸置疑,三国在历史认知上仍存在重大分歧,但三国应从大局出发,相向而行,缩小分歧,面向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