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高官会除了历史还聊什么
中日韩副外长级高官磋商11日在韩国举行,讨论三国合作方案,并为有望本月下旬重启的中日韩外长会做准备。三国外长会自2012年4月会后至今,已中断两年。
多位专家接受新华国际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中日韩之间有意愿也有必要重启外长会议,继而为三国更高层会晤铺路。
【为更高层会晤打基础】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韩国外交部次官李京秀、日本外务审议官杉山晋辅11日在韩国首尔会晤,是继去年9月中日韩高官会后再次在首尔聚首。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郭延军说,三国这次副外长级磋商是为暂停了3年的中日韩外长会做铺垫,从而为三国领导人会议“打基础”。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自2008年起每年召开一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2012年12月不顾邻国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使得中日和韩日关系严重恶化,原定于2013年5月在首尔举行的三国首脑会谈被迫中断。
郭延军认为,对于中日韩三方的会谈和会晤来说,“双边关系是基础,中日、韩日关系从去年开始有所转圜”。
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去年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举行中日韩外长会晤,并在之后举行三国领导人会晤。
而在中日关系方面,去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中国领导人应约会见日本领导,两国就处理和改善两国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
随后,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第三轮磋商今年1月在日本举行,双方举行了磋商机制全体会议和机制下设的政治法律、海上防务、海上执法与安全及海洋经济四个工作组会议,就中日关系、东海有关问题及海上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
(1月22日,在日本横滨市,中方首席代表、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易先良(左)与日方首席代表、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审议官下川真树太在会议现场握手。 )
有消息说,中日防务部门已就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共识,机制启动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日方不为两国关系转圜制造新障碍,两国有望尽快启动该机制。
【低政治领域可成合作突破点】
专家多认为,中日韩三方均“有意愿”改善关系,这其中有内部和外部原因。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魏玲认为,之前中日是“政冷经冷”,但我们现在看到经济已呈回暖势头,2014年东亚经济增长强劲,三国经济合作需求很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以中日为例,中日两国互为重要近邻,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两国各自的发展。只是,客观上,中日经济地位和实力发生很大变化,中国经济强势崛起,而日本处于调整期。如何在心理和政策上调整,日本要出做艰难选择。
同时,中日与韩日之间的关系缓和也是国际社会所乐见的,这对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访问日本时,也敦促日本改善与邻国的关系。
不过,由于日本执政层前一段时间就历史和领土问题的一系列错误言行,中日和韩日之间的各领域合作受到严重阻碍,恢复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郭延军说,三方虽然目前有19个部长级合作机制,但缺乏亮点,各领域之间缺乏一个总体更高层次的合作机制,使得一旦政治降温,就会导致多方合作放缓。
他认为,在三方诸多合作领域内,海洋领域合作值得突破。同时,在环保等“低政治领域”的合作,比如污染监测等,可以作为三方关系的“润滑剂”,深入推进的同时提升层次,继而推动建立更广泛的“一揽子”合作机制。
【关键要看安倍政府言行】
中日韩有意愿也有机会改善关系,但关键还在于日本安倍政府的后续言行。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说,中日韩三国在既有基础上迈出新步伐,值得充分肯定,但即使外长会能够顺利举行,“其后也未必能紧接着举行领导人会议,这需要有合适的气氛和条件”。
专家认为,日本政府在多项事务、尤其是历史问题上的表现,破坏了中日以及韩日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日和韩日关系转冷的根本原因。只有日本就历史问题等有“恰当合格”的表现,中日和韩日关系才会企稳,缓和势头才能得到稳固。
杨伯江告诉新华国际客户端记者,我们需要关注安倍预计年中将发表的“安倍讲话”,届时日本能否真诚面对历史并反省,备受各国、尤其是中韩等邻国关注。
与杨伯江观点相近,郭延军也说,从目前情况看,中日韩高官会以及可能成行的三方外长会要想“达成新的共识、有所’突破’比较难,关键在于日本的言行”。
专家认为,三方正努力推进务实领域的合作,而在政治领域,目前只能谨慎乐观。
魏玲说,我们注意到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访问日本时多次提到历史问题,但日方的回应均比较保守。接下来,因错误言行而面临国际舆论和民心向背压力的安倍政府如何做,就要边走边看。
王毅外长本月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历史问题多年来困扰中日关系。“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日关系的关键一年。双方应着眼长远,在维护和落实四点原则共识基础上,处理好历史、领土等重大敏感问题,推动两国关系持续迈出改善步伐,逐步使两国关系重回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