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建交四十周年 欧盟吹起阵阵“中国风”

08.05.2015  01:50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在招待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沈晨摄

中新社布鲁塞尔5月7日电 (记者 沈晨)五月初的布鲁塞尔乍暖还寒,却阻挡不住“中国红”的浓浓热度。

一系列庆祝中欧建交四十周年和“中欧伙伴年”的活动在此间依次展开。中欧之间涉及经贸、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欧盟上空吹起阵阵沁人心脾的“中国风”。

中国风”率先从电影这扇窗户吹进欧盟总部。中欧建交四十周年“中国电影节”目前正在布鲁塞尔举行。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这里将上映《推拿》、《催眠大师》、《无人区》等九部影片。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梁戈表示,中国与欧盟各成员国近年来在电影领域交流频繁,在互办电影节或电影展、互相引进发行影片以及合作拍摄影片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目前,中国已分别与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签署了合作拍摄影片协议。

梁戈告诉中新社记者,此次参加中欧建交四十周年“中国电影节”的九部影片总体反映了中国电影近年来的创作状况。他希望通过这几部电影能够帮助欧盟的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电影,拉近中国和欧盟观众的心理距离。

中国通讯企业华为则在欧盟掀起一股“实干风”。华为轮值CEO郭平5月7日在欧洲商业峰会上宣布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该研究院位于比利时鲁汶,是华为在实施全球创新战略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将协助欧洲达成数字议程目标,促进华为与欧洲行业实现互利共赢。

郭平指出,华为欧研院将协调华为在欧洲开展的各项研究与创新工作,加强华为与欧洲产业界和学术界伙伴紧密合作。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所有企业都在向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华为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欧洲平稳过渡到“欧洲4.0”时代,共建万事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欧盟,实现欧洲的智慧增长,构建更加美好的全联接欧洲。

中欧建交四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布鲁塞尔上空吹起的阵阵“中国风”,正是中欧关系四十年发展历程取得成就的真实写照。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在庆祝中欧建交四十周年招待会上表示,当前中欧双方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欧盟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致力于应对经济和社会领域重大挑战并努力推动改革。

杨燕怡指出,中方希望充分挖掘中欧伙伴关系的潜力,加强与欧盟的战略沟通,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借鉴彼此改革经验,推动各领域对话合作,不断扩大人文交流和两大文明之间的对话。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中欧将再接再厉,在今后四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携手努力,共同实现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愿景。

欧盟对外行动署副秘书长施密特则表示,当前中欧不仅在经贸领域合作密切,在安全防务领域交流加深,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也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即将举行的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对推动中欧关系发展至关重要。双方应积极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致力于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水平,不断加深中欧在贸易投资、人员往来、互联互通、城镇化、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建交四十年的历程表明,中欧关系发展对双方都有利,期待未来双方继续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