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铁路合作获泰立法议会批准(2014-12-06 07:00:32)

06.12.2014  08:37

  泰国国家立法议会批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草案,使历时数年的中泰铁路建设合作终获实质性进展。按照泰国官员的说法,中泰双方可能于本月底签署谅解备忘录,泰方希望这条泰国第一条标准轨铁路能于2016年正式动工。

   【系统陈旧】

  泰国铁路系统主要建设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部分铁路线起初曾使用1435毫米标准规,但在1919年时统一使用1000毫米规矩的米轨,沿袭至今。

  虽然泰国在20世纪后半叶增建了一些支线铁路,但铁路布局、轨道宽度、设计标准可谓使用了一个多世纪,陈旧不堪,无法适应现代轨道运输的需要。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铁轨沉陷严重,泰国铁路事故频发,但由于列车时速通常低于50公里,有些路段甚至不足15公里,所以,尽管火车出轨频繁,几乎没有导致重大伤亡。

  在曼谷以西70公里的湄空镇,有一处“铁路市场”,数百摊贩直接在铁路上摆摊设点,待火车驶来,摊贩不慌不忙地收摊散开,车内乘客经过时,可通过车窗与车外商贩进行交易,堪称一道独特的风景,却也道出陈旧铁路系统的苦涩。

  系统性改造几十年前就迫在眉睫,历届政府都曾思考着手改造,但面对巨大工程和不菲耗资,铁路改造拖沓数十载,难有进展。

   【重生始末】

  政权的频繁更迭也使近些年泰国铁路改造、新建、合作项目几番搁浅。2005年前后,中国“泛亚铁路”的构思刚刚出炉,泰国就曾动脑筋“搭便车”。他信·西那瓦、沙马·顺达卫、英拉·西那瓦等几任总理都曾表达中泰铁路合作意愿,但终因政治不稳定而作罢。

  泰国今年5月的政变后,宪法失效,立法机构变更。军人组成政府后,于今年7月草绘出一张改造泰国地面交通的战略蓝图。10月,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巴维·翁素万、副外长敦·巴穆威奈以及政府商业顾问颂吉·乍杜西比达访问中国,谈铁路合作,希望中方参与泰国的铁路系统改造。

  上月,现任总理巴育·占奥查赴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中方敲定合作,随后形成谅解备忘录草案。

  泰国临时宪法第23条规定,一切与外国相关的经济发展计划都必须获得国家立法议会这个临时机构的批准。本月4日,国家立法议会就政府递交的谅解备忘录草案进行表决,187票支持、7票弃权、0票反对。

  至此,中泰铁路合作再现生机。

   【研究资金】

  泰国副外长副外长敦·巴穆威奈4日说,定于本月底与中方签署正式谅解备忘录。依照谅解备忘录,泰中将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合作项目进行细致研究,泰方由运输部负责,中方由国家发改委负责。

  泰国4日表决的谅解备忘录草案不包括有关合作的投资和财政安排。运输部长巴津·占东说,财政部正在考虑资金问题,眼下正在就立项为联合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和合法性进行研究,预计近期会有结论。

  在4日表决后,泰国国家立法议会表达了对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支持,不少议员对媒体说,这一项目有利于双方发展,将加速泰国基础设施发展的进程。

  议员颂汶·雅叻说,泰国亟需一套先进、安全、后勤开支低的铁路系统,而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符合这一渴求。他说,泰国因基础设施落后,铁路后勤开支远远高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致使“我们无法与其他东盟国家竞争”。

  不过,也有一些议员对合作项目提出疑问,主要问题集中在,项目建设是否会影响沿线民众生活,私人资本以何种形式参与项目,如何对如此昂贵的工程进行资金监管、可否技术转让等。

  运输部部长巴津说,政府保证这一项目功在千秋,对民众生活不会产生任何长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