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特检院三大措施打好中海油惠州炼化承压设备定期检验攻坚战

09.12.2014  20:01

  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是大亚湾世界级石化区龙头企业,是惠州打造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项目,年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该公司于今年10月至11月进行全厂停车大检修。作为我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权威机构,省特检院承担了全厂16套装置的承压设备定期检验工作,其中锅炉压力容器286台(套),管线391条。

  此次停车检修工期52天,按照中海油惠州炼化2013年营业收入计算,将减少营业收入超过100亿人民币。省特检院以服务好企业为第一要旨进行精心部署,通过强化措施,在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检验工作的基础上,尽力压缩检验时间,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一、建立高效的领导组织架构。 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和现场指挥部,由省特检院院长任项目总指挥、书记任指导员、副院长和高级顾问进行现场协调,明确了现场指挥、HSE、检验质量监督、技术专家组、各检验大组负责人的工作职责。

   二、加强现场组织指导。 前移了项目指挥部,由主管承压设备检验检测的副院长靠前坐镇,监督指导现场作业。

   三、提前规划,强化检验针对性。 提前制订检验方案,会同中海油惠州炼化技术人员提前3个月逐台设备拟定检验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和检验须知;提前组织检验队伍,提前半年从全省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抽调近100名业务骨干参与检验大会战;提前做好风险预判,针对石油化工特种设备特点以及2011年大检修时发现的问题,逐台制订有针对性的检验方案及分先预判、处置方案,确保检验质量。

   四、保质保量,强化进度减少损失。 采取分类处理的措施,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验质量。一是确保质量,检验人员对每天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准确的问题设备缺陷反馈单,当日或第二日凌晨发送至惠州炼化;二是确保进度,每天早上开好协调会,把先天完成的进度表格化,按进度按计划开展检验;三是及时处理好问题设备,对存在问题较严重的设备,及时向惠州炼化公司领导反映,减少中间环节,确保问题反馈到位及时处理。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精安排以及所有参检人员“5+2”、“白加黑”的攻坚大会战,截止11月16日,省特检院承担的所有受检设备现场检验已全部完成,比计划时间缩短8天。按中海油惠州炼化2013年平均每日营业收入计算,为中海油惠州炼化减损约16亿人民币。(惠州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