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海外赤子:上千华侨投身“飞虎队”
1944年在中国的“飞虎队”华侨队员合影。林旭娜 翻拍
加拿大粤籍华裔飞行员马绍基曾飞越“驼峰航线”400多次。洪奕宜 翻拍
“飞虎队”老兵陈锦棠在纽约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林旭娜 摄
“巴达维亚(雅加达)——三剑侠”,是对印尼华侨许启兴、许启新、许庆娘三兄妹的美誉。老大许启兴不仅为中国抗战捐资,还驾驶自购飞机回国,成为中国空军飞行教练员,1937年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许启新、许庆娘继承兄长抗日救国遗志,双双获得航空飞行资格,一起驾驶侨胞资助购买的战机回国参战,在对日寇空战中表现英勇。
华侨空中英雄以及地面空勤人员,是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重要力量,不少人在战斗中献出年轻的生命。资料显示,归国华侨约占中国空军驱逐机飞行员一半以上,驻广东空军从队长到队员均以华侨子弟为主。而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也有上千名华侨青年。
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大学,记者查阅到记载华裔飞行员英勇事迹的史料;在美国华盛顿水门大厦,记者和90岁的陈香梅女士聊起“飞虎队”的风云人物,以及其中的华侨勇士;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记者努力追寻仍然健在的飞虎队队员、飞行员,被岁月磨蚀的历史又变得清晰起来……
华侨飞行员技术高超勇于献身
抗战初期,日军空中优势十分明显,对中国军队和平民的杀伤力很大。为改变这一悬殊的力量对比,广大华侨积极利用外国先进的航空培训条件,纷纷兴办航校培育“雏鹰”,或派侨胞青年到欧美航校学习技术,许氏三兄妹就毕业于荷兰航校。
美国华侨社团开办的航校特别多,如芝加哥三民飞行学校、底特律航校中国学生班、匹兹堡航空侨校、洛杉矶华侨航空学校,还在波士顿、纽约组建华侨航空救国会等组织。任贵祥先生所著的《华侨第二次爱国高潮》一书中介绍,美国航校毕业的华人飞行员有200多名。
当时南洋的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亦有许多华侨飞行员和飞机维修人员回国参战。仅从菲律宾回国参加中国空军的华侨就有62人。
毕业的学员回国时不仅带来航空技术,还带着侨胞捐款购买的飞机。早在1932年初“淞沪抗战”爆发时,驻广东空军派遣一个混合机队赴沪参战,其中就有刘沛然、陈信源等归侨飞行员。华侨飞行员的贡献不止是打下多少架敌机,更重要的是,他们以勇于献身的精神、高超的技术和机智的战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振奋了民心。
在1937年8月南京句容空战中,日军首次出动所谓的“王牌”轰炸机队。中国空军以陈瑞钿、黄拌扬、黄新瑞、雷均炎、苏英祥等归侨飞行员为主力出战,击落日机6架,我军无一伤亡。台山籍美国归侨、中央空航六队分队长黄毓铨,婚假后刚返回上海机场队部,眼见印度归侨朱达先空战负伤着陆,他立即穿上飞行服,登上朱达先那架弹痕累累的飞机起飞迎敌,不幸因飞机操纵系统受创坠落而牺牲。黄毓铨是第一位牺牲的华侨飞行员,当时年仅28岁。
陈瑞钿是著名归侨空军英雄之一。1937年9月山西太原空战,他一人驾机与日军多架飞机周旋,在飞机受伤的情况下还击落4架日机;1938年5月武汉空战,他一人击落2架日机,在与第三架日机较量时弹药耗尽,准备撞毁日机,最后两机相撞坠地,陈瑞钿提前跳伞,只是头部受伤。在1997年10月4日美国空军战斗英雄馆举行的表彰仪式上,他成为第一位获美国表彰的二战华裔空战英雄。
上千华侨子弟加入“飞虎队”
今年5月,90岁高龄的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在华盛顿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这位传奇女性与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喜结连理的佳话,在中美两国人民之中广为流传。
1941年8月成立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因战斗机机身上有虎鲨标志,故名“飞虎队”,陈纳德被任命为“飞虎队”司令。据当时的中国政府统计,有299架日军飞机被“飞虎队”击落或击伤后坠毁。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梅伟强教授介绍,抗战爆发后,北美的很多台山籍华侨子弟毅然回国参加空军,从空中抗击日本侵略者。当中就有不少人加入了著名的“飞虎队”。
陈香梅告诉记者,当年她作为一名女记者,在采访时认识了“飞虎队”官兵。据她了解,有1000多名在美国应征入伍的华侨青年,被编入美国第14空勤大队(即“飞虎队”),来到中国战场支援作战。他们大多祖籍是广东。
为了让后人铭记二战的历史教训,前几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台山籍“飞虎队”老兵回到家乡,将珍藏的相片、奖章、徽章、军服、杂志等捐给当地博物馆。原“飞虎队”空军上尉梁炳聪等美籍华人空军战友,还在台山建起了一座“飞虎亭”。
“驼峰航线”上演生死时速
神奇的53号飞机静静地停在位于云南片马的“驼峰航线纪念馆”中,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用鲜血染红的悲壮历史。当年,那冰山雪峰之间,是一条由血肉和铝片堆成的空中生命通道。
在日军切断滇缅公路,中断中国海路、陆路对外运输线后,中美两国为了运送战略物资,被迫开辟了“驼峰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云南昆明。在这条世界航空史上最艰险、付出代价最大的航线上,飞行员可谓随时“命悬一线”。从加拿大回来的粤籍华裔飞行员马邦基、马绍基兄弟,在“驼峰航线”上不顾生死,8个月里飞行了420次,运送了大量物资和人员。
亲历者之一的广东侨胞余柏荣,曾经口述过飞越“驼峰航线”的惊险场景:“晚上飞越喜马拉雅山最危险,冰雪在窗外积结成霜,足足有两三厘米厚,外面几乎什么都看不到。飞行只能凭经验,之外就是听天由命……为了尽量多装军需物资,飞机上的备用汽油都很少。如果在暴风雪中困久了,就永远出不来了。”
除了恶劣天气,飞行员还要应对险峻山势,迎战随时可能出现的日军战机。“日军战机通常在两三万英尺高的地方飞行,我们的飞机要在1万多英尺的地方低飞,才能保证不被日军发现。”余柏荣说。
说起“驼峰航线”,就不得不说到陈文宽先生。1942年6月,他接受任务——勘察开辟驼峰新航线,用生命和胆略闯出一条空中通道。
回忆起当年的惊险场景,陈文宽先生如此说道:“由于山谷太长,飞了10分钟都没有飞出去,突然一团浓密的乌云截断去路。如果在山谷中钻云,就是找死;而转弯退出的话,因为四周都是山、空间狭窄,还是会粉身碎骨。”
作家刘小童所写的《驼峰航线》一书中提到:“在日寇兵临城下的枪炮声中,陈文宽先生搭载着刚刚轰炸了日本东京的盟军空军英雄杜立特中校和其他人飞离密支那机场。定员28人的C-47飞机,这一次却运载了78人!这项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洪奕宜 林亚茗 林旭娜 黄学佳 曹斯
(参与报道实习生 唐欢 王添 张梓望)
故事
黄氏兄弟同赴中国抗日战场
192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黄廷深先生,对祖籍所在地仍然记忆深刻——广东开平蚬岗坪头东里。老人已是95岁高龄,除了听力因在二战时受炮火声音影响稍有受损之外,身体硬朗。听到有来自家乡广东的记者来访,他激动地拿出退伍军人集会棒球帽送给记者。
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听说要组建一支会说中文和英文,部署到中缅印战区的美国空军部队,许多美国华人纷纷入伍,黄廷深和弟弟黄廷洛也在其中。1942年11月,黄廷深被编入美国第14空勤大队,接受了为期半年的军事训练,老人还记得当时的教官李华亮也是华人。
1943年6月,黄廷深进入美军第14空勤大队第407空勤中队,这支中队由260名美国华人青年组成,包括机械师、电工、工程师等。黄廷洛则被编入美军航空兵第1157通信兵团。兄弟俩先后前往中国。
黄廷深等人到中国的路程十分曲折,其所在的第407空勤中队经过阿尔及利亚,穿越地中海进入印度,经由孟买、加尔各答,最后飞越“驼峰”到达昆明。他记得,军中华裔队员多为广东同乡,对川蜀地区口味偏辣的饮食难以习惯,曾在重庆城到处寻找广东餐厅。黄廷深随后被分配至陕西安康工作,除了后勤工作,还负责美军与中国部队、当地百姓的交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黄廷深随部队移师湖南芷江,参与盟军对日军受降准备工作。
战后退伍的黄廷深回到波士顿,开过杂货铺卖酒和粽子,也在餐厅、超市当过经理。黄廷深曾返回故里,将父母骨灰安葬于家乡的青山上。作为美国华裔军人退伍协会会员,老人因在二战战场上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受到过美国政府的表彰。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林旭娜
实习生 刘蓓 章娟
对话
“飞虎队”老兵陈锦棠:
从《论持久战》中获得坚定信心
美国纽约华裔退伍军人协会每年举办活动时,都会摆上几张空椅子,以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战友和那些先行去世的老兵。
“飞虎队”老兵陈锦棠在当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卷入战争是我们这代美国华人无法回避的选择。我这辈子最自豪的是,回到故乡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为中国的抗战出力。”这位老兵已经92岁,还在纽约车流不息的街头上驾车奔驰。
15岁逃离广东20岁在纽约从军
南方日报:“飞虎队”里是不是华人面孔很多?
陈锦棠:我确切知道名字的,台山籍“飞虎队”老兵就有32人。跟我同一个队的士兵,来自我们村的就有四五个人。“飞虎队”有1000多名华人,很多人祖籍是广东。我现在还经常保持联系的一位名叫李群,宝安人,已经97岁了。
南方日报:为什么想回到祖国参战?
陈锦棠:是时势所逼,是战争让我们作出这样的选择。1938年日军占领广东时,我才15岁,为了活命辗转到了香港。读了1年初中后,日军又一次南下,我于1940年乘船经新加坡,到加拿大温哥华,再坐横贯美洲大陆的火车到波士顿,最后到了纽约,这路上走了10个月。到纽约后,我在唐人街洗衣店当学徒。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号召华人子弟参军,全国有1000多名华人子弟加入,其中从纽约去的就有好几百人。我也报名了。
南方日报:您是怎么回到中国的?
陈锦棠:我们在林肯的故乡伊利诺伊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接受军事训练,随后被编入美军第14空勤大队。1944年1月,我们从弗吉尼亚出发,一路都有日军的潜艇追逐袭击,十分危险。就这样航行到了南美洲,再跨过大西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才终于抵达印度。不过这艘船在返航途中,还是被日军击沉了。我们从孟买坐火车到了加尔各答,在当地训练2个月,再乘飞机通过“驼峰航线”前往云南昆明。当时和我同一组飞往昆明的有8人,都是五邑人,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南方日报:您是通信兵,主要执行什么任务?
陈锦棠:我们在云南北部负责操作无线电台,与总部保持通讯,截获、破译敌军信息等。我们是“流动的电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巧遇叶挺之女
留下珍贵合影
南方日报:现在您给我们看的这些珍贵的照片,背后肯定有很多故事吧?
陈锦棠:这些照片是当时军中的摄影师赠送给我的,有很多“飞虎队”战友的留影,也有我跟中国军人、百姓的合影。有一张拍摄于湖北恩施,除了我们3个华人士兵,还有叶挺的女儿叶扬眉。那天我们在恩施街上见到一个讲着广东话的可爱小姑娘,就很好奇地去跟这位小老乡聊天。不久,我们和叶扬眉兄妹成了好朋友,还两次探访叶家,并写报道发给纽约的《美洲华侨日报》,海内外人士才知道叶将军被幽禁在恩施的情况。
南方日报:你当时坚信抗战会胜利吗?
陈锦棠:我还在香港读初中时,老师就布置我们写《抗战胜利》的作文。那时,我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便已经坚信,中国最后一定会胜利!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林旭娜
实习生 章娟 刘蓓
总策划:莫高义 张东明 王更辉
总指挥:王垂林 郎国华
总执行:林亚茗 梅志清 练学华 刘江涛 徐林
支持: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参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