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除了吃月饼 中秋传统风俗还有哪些

27.09.2015  11:18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举办各色活动以示庆祝的同时,人们也把相关节俗过得有滋有味。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举办各色活动以示庆祝的同时,人们也把相关节俗过得有滋有味。

   仪式与游戏:女子拜月祈求拥有美丽容颜

  中秋节俗形成时间并不算晚。据公开资料显示,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当时中秋夜堪称“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游人达旦不绝。

  对月亮的朝拜仪式自周朝开始岁时化。民俗专家萧放表示,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宋代以后开始流行。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

  “唐代尚未见拜月习俗。宋代之时,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萧放说。

  围绕中秋拜月、赏月,各地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性的民俗。高巍表示,拜兔爷、赏兔爷是北京地区特有的民俗,“兔爷的尺寸不同,一般是武生打扮,十分有趣”。

  “各地其他较为典型的民俗,则有拜月姑、走月亮、唱月亮等等,还有烧宝塔灯、放孔明灯,偷月亮菜之类的活动,此时,民间未来的女婿还会上门送礼提亲。”萧放说,中秋节节俗南北地区差异不大,只是略有细微区分,“在娱乐方面,北方偏重亲人团聚,南方则户外活动较多”。

   饮食:中国民间流行吃新米饭 日本吃“月见团子

  中国饮食文化昌盛,在重大节日中,饮食亦十分讲究。具体到中秋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月饼。据悉,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同样起源于月神祭祀的需要。

  宋代以来,月饼逐渐在民间风行,关于月饼的文字较早出现在北宋苏东坡的诗句中,“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至明代《西湖游览志会》方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类描述到清代以后逐渐增多,所记载的月饼制作方式也逐步完善。

  “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场瓜果丰收,新酒同时上市,所以中秋饮食丰富。”据萧放介绍,除吃月饼外,人们还会在中秋当天团圆饮酒、吃新米饭,南京则有桂花鸭等吃食。

  在千百年的发展、流传中,中国的中秋文化逐步向外传播,周边不少国家受到影响。萧放表示,在韩国,中秋又名“秋夕”,“在饮食方面,他们会吃圆形松饼,颜色各异,十分精美。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则会吃江米团子,并称之为‘月见团子’,旧历9月13日也是日本赏月的日子。

  “中秋是个重要的时间点,正处在秋季,体现出明显的丰收景象。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一节日。”高巍笑着说,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中秋的团圆主题被不知不觉淡化了,“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让中秋节俗文化传承下去,更好地融入人们当下的生活”。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吃月饼,赏月亮是每年中秋必做的两件事,但除了这些之外全国各地的过节方式也不尽相同。

  山东省——上坟祭祖

  山东地区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上坟祭祖,保佑一家人平安。庆云县农家则在这一天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在青岛即墨地区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四川省——舞流星香球

  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广西省——行月 赛歌求婚

  广西省少数民族偏多,所以过中秋的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侗族人喜欢带着自己的歌舞队去邻近的山寨赛歌,载歌载舞,人群仿佛荡漾在如水似的月光里,叫做“行月”。同时。他还有“赛歌求婚”的习俗,侗族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吹奏着美妙的乐曲,跳着欢快的舞步,很快就被漂亮的姑娘引到一边,两人对唱对舞。

  南京——摸秋

  南京妇女旧有“摸秋”习俗。中秋月夜,她们三五结伴,偷偷往果园中摸取瓜果,摸到南瓜,预示可生男孩,摸到扁豆则预示生女孩。而未婚女子的小姊妹们,三五结伴,往果园中摸取瓜果,以瓜果优劣,预示能否觅得如意夫婿。

  台湾的中秋节这么过

  在台湾,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台湾民众特别重视中秋节,许多习俗代代相传:赏圆月、食月饼、尝柚子(文旦),自闽粤先民移民来台传承至今数百年。而近二三十年,另一项异军突起的中秋习俗“烤肉”风靡台湾。“烤肉”在台湾人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这中秋节在台湾变成"烤肉节",一般说来,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并且渐渐变成了一种"习俗",所谓"中秋烤肉"变成一句理所当然的词。

  美丽的旧习俗——赏月娘

  闽南话中,月亮被称为“月娘”或“月娘妈”。每逢中秋,台湾民众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摆上月饼、柚子、柿子,祈求阖家平安。

  每逢中秋节,夜幕降临,台湾千家万户大都在庭院、楼台、地坪摆起月饼,水果等礼品供月,对空朝拜月娘,乞求家庭和睦、团圆。祭月之后,举家便在清澈月光下赏月叙谈,分享供品,共享团圆之乐。也有的人带着香茗、月饼,到广场、海滨去欢度良宵,思念亲友。

  在台湾,最适合赏月的地点,当属大名鼎鼎的日月潭。就连那里的地势都得天独厚:北半边酷似一轮太阳,而南半边则像上弦月。据说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便会相映成趣,尤其在中秋的晚上,明月高悬天空,映入潭内形成日月双影,清晰如画,这样的美可是无与伦比的。

  阿里山的月亮自然不用多说,老早被人们写进歌词里,传唱了好几代人。住在阿里山的多是邹族人,那里每家都有凉亭,也叫分享亭,用木材做框架,然后上面搭上草顶,在亭子里还有一些图腾装饰。在邹族人的院落里都会有这样的分享亭,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客厅。中秋之夜坐在分享亭里,跟家人、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应该会觉得特别幸福吧,因为这亭子的原意就是:在这里,没有人是孤独的,也没有人会被抛弃。

  苗栗位于台北左下角,邻近台中。那里以客家人为主,民风纯朴。县中出产的生果如草莓、甜柿、柚子等都是台湾名产,不过交通仍未发达,公车及火车遍及的地方不多。这里有个大湖云庄的太空屋,完全依照《天线宝宝》中几个小小外星人的家而建,圆圆的,就像从地平线升起的月亮,在此赏月分外浪漫。不过原来太空屋背后的故事更浪漫,话说云庄主人知道云庄女主人非常喜欢《天线宝宝》这个动画片,就在日式庄园中兴建了两座宝宝太空屋,晚上更可以睡在床上,透过头顶圆圆的天窗观星赏月。“为了你,天上的星星我都可以摘下来。”原以为这只是老式电影的对白,谁知活生生的例子忽然就出现在眼前。

  蕴意吉祥的“佑子”——吃柚子

  说到吃柚子,也是闽台地区人民的中秋特色习俗。中秋恰逢柚子产季,吃完烤肉再品尝解腻的柚子,似乎是再好不过的搭配。而柚子又有“佑子”的谐音,蕴意吉祥,欢庆佳节之余,也讨了个“彩头”。

  在台湾,中秋节吃柚子可不能简单地一剖两半了事。柚子皮要剥成花瓣一样的形状,好给小朋友做帽子。有的手工达人会在柚子皮上作画,或是把柚子做成小动物的造型,好看又有趣。中秋之夜,顶着柚子帽的小朋友与家中大人一起赏月,着实一幅温馨可爱的画面。

  创意新习俗——中秋烤肉

  有人戏称中秋节已成“烤肉节”,中秋节烤肉是近年来台湾流行的节庆活动。相传在那些年,一个酱油品牌─万家香推出了一支广告,其中句口号:一家烤肉,万家香。这支广告成功得促进了销售量,之后,他的对品牌,金兰酱油也想抢攻这市场,也密集推出“金兰烤肉酱”的电视广告,在金兰烤肉酱之前,大家烤肉通常是自己拿酱油和沙茶酱混合,拿着毛刷沾酱再涂在肉上,而金兰烤肉酱一推出,它还随罐付了一个小毛刷,直接将毛刷装在瓶口上,倒着一拿,就可以直接涂肉了,对酷爱烤肉的台湾人来说,这简直是划时代的发明!

  据说,这两间厂商,在中秋节期间密集推出广告,几年下来,造就了台湾“中秋烤肉”的风潮。

  家人彼此间亦可借着烤肉,从准备食材、生火到烧烤,促进感情交流。毕竟对年轻一代来说,光吃月饼和文旦(柚子)太过单调,加上月饼油糖含量高,台湾人反倒觉得烤肉比普通月饼要健康。

  这些年,台湾中秋烤肉的食材和器具都在演进,由此也可以看出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食材上,早期流行白土司夹烤猪肉片、鸡肉、台湾香肠、普通鱼类等,主要追求数量,保证能吃饱。后来,逐渐增加牛、羊、高档海鲜等高蛋白食材。如今,则开始追求蔬菜瓜果等绿色、健康食材,就连烤法也是推陈出新,还有不同的汤水、饮料、啤酒相配,让大伙在大快朵颐中品尝友情、亲情。

  不论过节的习俗如何演变,团圆的主题是永远不变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的过节方式虽在悄然演变,但人们对过节的兴致却有增无减。在台湾,中秋节晚上,亲朋好友几人,沐浴着月光,吃着烤肉月饼,闲话家常,再吃个柚子解解腻,晚风徐徐,生活的小乐趣就是如此。

  除了吃月饼,中秋还有哪些习俗?

  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你家的中秋节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