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的比较分析【2】

22.05.2014  18:53

  (二)摩擦升级的背后通常是对技术地位的争夺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技术的前沿,拥有数量众多的专利技术,因此美国十分重视保护高端技术和知识产权。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美国引进技术。早在1952年,美国仑逊公司以侵犯专利权为由,起诉生产气体打火机的日本市川公司等企业,日美间首次出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最终以日方企业向美方企业赔偿专利费而告终。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技术出口已超过进口,并且机器人、集成电路、光纤通讯、激光、陶瓷材料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1984年成立知识产权委员会,限制本国技术外流,日美有关知识产权的摩擦不断增多。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对美贸易规模的扩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最初的化工产品、纺织品扩展到钢铁、家电等制造业产品,再发展到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知识产权、本国经济安全等为由,美国对华挑起的有关技术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摩擦日渐增多。2010年,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的58件“337调查案”中,中国企业约占三分之一,像联想、海尔、华为、中兴等中国著名大企业频繁涉案,成为美国“337调查案”的强制应诉企业。

  (三)迫于美国压力而处于被动和防御地位

  无论日美贸易摩擦还是中美贸易摩擦,挑起者大都是美国,占上风的也是美国。在应对和解决日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美国通常采取限制进口、要求日本实施自愿出口限制等措施。到1959年,在日本对美出口中,自愿限制出口部分所占比重从1955年的约10%增加到30%。可见,日本对美国挑起的摩擦基本采取了配合姿态。反观中国,也没有改变所处的被动和防御地位,在对美贸易摩擦诉讼案中可谓败多胜少。

  美国在对外贸易摩擦中显现出的这种主动性不足为奇。这是因为,首先,日本和中国在对美贸易尤其对美出口方面长期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对美贸易顺差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扩大,招致美国不满而引发摩擦。其次,美国在战后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随着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企业占领世界市场的愿望和能力不断增强,而日本在开放市场方面相对滞后,时常遭受美国乃至国际社会的批评而陷入被动。再者,美国具有强大的金融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其向贸易对象施压提供了条件。

  (四)施压对象的货币升值难改美国贸易逆差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迫使日元升值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解决美日贸易不平衡问题。在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虽然美国对日贸易逆差额有所减少,但1988~1994年间其在美国对外贸易逆差额中所占比重仍保持在40%以上,1991年甚至达到65.0%。据日方统计,1988~1990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476.0亿美元减少到379.5亿美元,之后又开始增加,1994年增至549.0亿美元。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也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缓解美中贸易收支不平衡问题,这与当年美国在美日贸易摩擦中迫使日元升值的做法如出一辙。但遗憾的是,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已超过35%,而中美贸易收支失衡的状况并没有改变,2011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突破2000亿美元。

  这些事实表明,对于贸易失衡问题,美国一直没有对症下药,只是以本国贸易逆差的表象为由采取措施,而不愿深究逆差出现的深层原因。实际上,贸易收支失衡和摩擦产生的原因众多,汇率并不是主要因素,况且通过汇率手段修正贸易收支失衡的效果还要取决于外汇市场、进出口商品、相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等诸多因素。日美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践都证明,美国使贸易对象的货币升值只能暂时起到缓解本国贸易逆差的作用,从长期效果来看,对调整进出口贸易差额的影响比较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贸易收支失衡和摩擦问题。

  (五)经济问题时常被美方人为政治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并且顺利渡过两次石油危机,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而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滑,1980年其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1955年的40.3%降至23.3%,日本在很多领域对美国逐渐形成竞争。面对这种形势,美国开始采取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经常将单纯的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

  与日美之间相比,中美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人口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加上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所处的国际环境比以往复杂得多,美国在对华最惠国待遇、中国入世、履行入世承诺、人民币汇率、劳工标准等问题上都表现出较强的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