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同分语文分高优先录取

20.03.2015  05:32

  试题难度降低,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将提至40%;“市三好”考试过关可直升本校高中

  今年中考录取与往年相比有微调。昨日,来自北京市教委消息称,今年中考投档,采用同分比较原则录取。即考生总分相同,语文分高优先录取,其次为数学、物理、化学、外语。

  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调整同分比较科目,体现课改方案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今年中考各学科命题将侧重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试题中呈现社会生活热点内容。

  此外,按照本周二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5年中考招生工作意见,今年北京中考将继续降低难度,取消市三好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获奖考生加分,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占比上升至40%。

  【解读】 1 中考总分相同如何录取?

  先拼语文成绩,单科分数再相同则随机分配

  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考录取投档时,如遇考生考试总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这意味着语文成绩更加重要。如果出现总分单科成绩均相同情况,则会为考生随机分配序号,再按该随机号从小到大进行录取。

  据了解,今年北京中招录取仍然分为提前招生录取、“名额分配”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且全部采取远程网上录取方式进行。

  该负责人称,此举与去年出台的语文、英语、科学学科改进意见有关,他介绍,英语排最后也不意味着不重视。按照中考各科分数占比看,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20分,物理满分为100分,化学满分为80分,外语的总分高于物理、化学,所以其在考试中的整体作用并没有弱化。

  这位负责人还透露,今后的中考将更加关注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由于今后中考题目的难度不会加大,考生的分数区间将日益接近,各优质高中校的录取分数差距将缩小,所以今后中招“比拼单科”现象会日益增多,而这也会导致很多总分相同的学生录取结果不同。

  此外,该负责人还提醒中小学生平时要强化语文素养,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解读】2 “名额分配”批次怎样填报?

  考生必须有升学资格,在同一学校有三年学籍

  去年,北京市首次在中招录取的提前招生和统一招生两个批次中间,增加了“名额分配”批次,全市16个区县的83所优质高中都把学校3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所有具有升学资格的初三生都可自愿参加“名额分配”,最终按考生所报志愿和中考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共录取7281人。

  今年的“名额分配”仍然施行,并且以优质高中校为单位,将本校招生计划的40%左右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校,各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将按3:7的比例分配到优质初中校和一般初中校,不设最低录取分数线。

  不过,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也解释说,今年对参加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的考生,要求必须具有升学资格且具有同一学校连续3年正式学籍。

  与去年一样的是,往届生、外省回京报名考生以及回户籍报考考生不能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报考考生根据本区优质高中情况最多填报5个志愿。名额分配志愿作为单独录取志愿填报,与统一招生志愿同期进行。

  【解读】 3 “市三好”加分取消怎么办?

  参加文化课考试后,可直升本校高中

  今年的中招意见中,一大变化是全部取消了市级三好学生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及“瞭望杯”获奖考生加分项目。

  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共有8000余名考生享受这两类加分政策被录取,在加分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过半。

  “进一步减少规范加分项目。”该负责人称,今年全部取消市级三好学生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获奖考生加分项目,也是为了与高考加分原则保持一致性。

  此外,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适用范围将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不过,今年市三好证书也非毫无用处,据了解,获得市级三好学生证书的应届初三学生,参加招生文化课考试后,可以直升本校高中。

  而凡选择直升本校高中的市级三好学生,须将本校高中的普通班专业填报在统一招生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栏内,不能再填报其他志愿。

  【解读】 4 跨区县招生逐年压缩?

  向远郊区县倾斜,东西城、海淀无跨区招生计划

  今年的中招意见显示,今年的跨区县招生将重点向远郊区县和一般初中学校倾斜。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意味着在远郊区县的本市学生,有机会通过中考升入市区优质高中。

  今后,逐年减少跨区县招生将成趋势,只允许部分示范高中和城乡一体化学校跨区县招生,并向远郊区县倾斜。

  此外,在跨区县招生过程中严格规范管理,只允许去年曾经有过跨区县招生计划的示范高中编制招生计划,原来没有该招生计划的学校,不予新增。

  而跨区县招生一律由学校向区县教委申请。东城、西城、海淀不再安排彼此之间的跨区县招生计划。

  “跨区县招生正在逐年压缩。”该负责人表示,可预见的是,未来跨区县终将成为历史。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