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经贸主导 英对华政治评判让位于实用主义

18.06.2014  08:0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香港《信报》17日的社论称,中英经贸关系蕴含着浓厚的利益互补色彩,有助于维持全面战略伙伴的长期关系。但正像英国《金融时报》所说的那样,在英国政府内部,中方的访问让人提心吊胆,因为整个行程安排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可能遭遇困难和误解。就在英国舆论把访问重点聚集在经贸合作之际,部分英国政治人物“借人权教训中国”的“”又犯了,英国副首相就人权问题指责中国。 但英国广播公司说,无论有何争执或争议,英国都强烈希望与中国发展商业关系。

  英国是喜欢用人权问题指责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说,中国正步入“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中国的经济转型规模之大,现代史上闻所未闻,因为已有上千万人口在经济上翻身;然而,中国在政治上与他所信奉的开放和民主社会相对立。

  对于这些声音,伦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主席尼克·巴特勒在《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中方访问行程安排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可能遭遇困难和误解,但两国关系比这一切都更加重要,两国需要在对双方都真正重要的核心问题上,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

  香港《信报》题为“伦敦贯彻实用主义,中英关系经贸主导”的社论说,在中英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30周年之际,李克强此次访问英国,相信可以为两国未来合作注入新动力;在中英关系得到强化的基础上,也有助中国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环球时报赴英国特派记者 吴乐珺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记者 黄培昭 孙微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 王晓雄 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