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国式”是一种发展焦虑

21.09.2014  06:02

  习近平在马尔代夫访问期间,提出中国公民到海外旅游要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一些中国游客境外出游时大声喧哗、疯狂购物的行为,也属于网友概括的“中国式旅游”现象。此外,“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成功”“中国式治堵”等一连串以“中国式”开头的短语,在成为热词后被反复解读。

  并非所有的“中国式”短语,都是只发生在中国的独特现象,这个标签使用的范围越多,就越暴露出其局限。比如,对中国游客举止不文明的批评,有时针对外国游客也不冤枉。在长城墙头可以看到外国人留下的“涂鸦作品”;微博上还流传过老外在高架桥上集体小便的照片;在自助游尚未成为主流选择的年代,发达国家也流行过吵吵嚷嚷的团队出游模式。

  “中国式”带有群体自贬的意味。“中国式”的潜台词是,国别属性对人的行为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把具体问题扩大为“民族特色”,有以偏概全之失。能看到一些横向差异固然很好,但是承认纵向发展的必然进程也很重要。一些“中国式”如交通堵塞、闯红灯,是现代化进程中才出现的情况,个人旅游更是在近二三十年才在大众中普及,它们并不属于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部分。

  我们当然要正视并走出“中国式”这一标签下的种种困境,但要看清楚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的是发展进程中的焦虑感。再拿旅游来说,一方面,普通中国人有条件到国外旅游,国家也为公民出境提供方便,这是已实现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腰包鼓起来的国人,尚未培养起出游的休闲心态——带薪休假迟迟难以落实,让人们大多只能选择在黄金周扎堆出门;许多游客的出游预期尚停留在走马观花多看几个景点的上,还不知道怎么提高旅游品质。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甬温线高铁事故后,这句话广为流传。与之相对的是,除了被人格化的国家,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也乐于“飞奔”。不管是《纽约客》驻华记者欧逸文体验的旅游团“五国十日欧洲游”的匆忙;还是大城市里,人们自发形成“凑齐一拨人过马路”,没耐心等几十秒的红灯,都显示出中国人的“速度”。除此之外,很多人判断成功的标准,也落入“快、狠、准”的窠臼。“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流行语,反映出一批人对“成功”的固化理解,也展示着人们心理状态的急于求成。

  各种“中国式”的表述能够流行,意味着很多人意识到了上述焦虑感,却对现实困境束手无策。其实很多时候,改变就在举手投足间。比如,不乱扔矿泉水瓶、不破坏珊瑚礁。这些旅游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非什么大事,却需要每一个游客认真对待。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文明生活方式,都需要针对具体问题,也都呼唤每个公民的个体努力,如果仅沉迷于对“中国式”的批判,倒可能在困境中迷失。这就不光是价值层面的缺乏自信,也是公民意识表现上的不成熟。

  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很多“中国式”现象是可以迎刃而解的。破除对“中国式”批评模式的迷信,需要有等待发展观成熟的耐心,也需要包容多元价值的度量。一类“坏行为”之所以成为模式,部分原因也源自过分强调“齐步走”。当中国人有机会自然地拥抱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当“”与“”选择不再成为困扰,所谓“中国式”的焦虑也就有希望化为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