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白鹿原》书中鹿兆海原型为爱国将领陈龙光

30.08.2014  21:42

宋小明为陈龙光将军纪念碑敬献花篮。董莹摄

  中新网保定8月30日电 (吕子豪徐颖哲董莹)爱国将领陈龙光将军后裔30日参访保定军校并透露,陈龙光就是获得第4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书中人物鹿兆海的原型。

  当日上午11时许,陈龙光将军外孙宋小明一行,参观了保定军校纪念馆尚武堂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展室,参阅了“军校生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参与辛亥革命”、“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的渊源”等史料,了解了陈龙光将军及同期爱国将领在保定军校的学习情况。

  宋小明称,从将军的墓文中得知,外祖父为原保定学校毕业生。今年,借外祖父120周年诞辰之机,其特意从澳大利亚赶回,与家人一起赶来保定军校祭奠外祖父,并深入了解其在军校的学习事迹。之后,将赶往外祖父的老家陕西蓝田,参加其120周年诞辰纪念日。

  据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马永祥介绍,陈龙光将军于1919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为该校第九期工兵科学生,1923年8月毕业。毕业后,历任国民二军连长、副官、营长等职,1929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诚部任第五十旅上校副旅长。1930年任陕西警备师第一旅少将旅长,1932年牺牲。

  宋小明透露,其从母辈口中得知,外祖父四岁入西安府中学学习,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信仰“忠、义、孝”。并时常教导子女要爱国爱民。其在关中驻军期间,不仅为当地捐建了一所学校,还为驻地实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宋小明说,陈龙光于1932年8月在执行杨虎城将军公务时被害,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但从母亲口中得知,外祖父是为保全民族气节,吞金自杀。其碑文是由当时陕西省一名清末举人和秀才共同撰写,石碑则由“陕西第一刀”篆刻。树碑时,杨虎诚将军曾亲临现场。

  宋小明披露,从《白鹿原》一书的作者陈忠实处获知,该作品主人公鹿兆海就是以陈龙光将军生平为原型。“外祖父一生爱国爱民,作为后辈一定我们会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保定军校全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曾培养了包括蒋介石、叶挺、张治中等2000余名将军在内的万余名军事人才,被誉为中国“将军的摇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