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八乡山镇:茶叶番薯种出致富门道

25.07.2014  11:23

  ●本报记者  李盛华 见习记者  张爱飞 特约记者  卢胜文

  近年来,丰顺八乡山农民勇敢向山进军,因地制宜种植茶叶和番薯等农作物,获取经济效益。2013年底,该镇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846元,同比增长15%,其中收入50%来自绿茶,20%来自番薯。

  一方水土种一方特产

  八乡山境内平均海拔600多米,平均降雨量2604.6毫米。其山坡地土层深厚,表土肥沃,自然植被良好。这种条件不适宜种植水稻,当地农民一年只种一造,产量不高。

  俗话说“靠山吃山”,不种水稻可否种植其他农作物呢?当地农民选择了茶叶、番薯等作物。据八乡山镇干部介绍,农民最初种植茶叶毫无章法,大片山坡地种植,任其自然生长,粗种粗管。为提高茶叶产量,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和管理,引进优质品种,改为梯田式撩壕种植,修剪养蓬、合理密植。此外,还改进炒茶工艺,把单一手工炒茶改为现代机制乌龙焙茶。

  曾几何时,番薯也只是当地农民作为除水稻之外的食粮而种植,殊不知日后可成为致富农作物。八乡山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民种植番薯,引导农户引进新品种,根据实际鼓励山地零星种植,扶持以水田为主的规模种植。7月中旬,小溪村60岁的村民曾命祝弯腰在地里为番薯苗除草。“再过60天左右,这些番薯就可以挖了。”他家栽种了3亩番薯,年产量近万斤。他告诉记者,刚挖出的番薯一斤能卖2元多,如果全卖出,收入很可观。

  企业打通农产品销路

  有了农产品,农民自行销售的效益并不好。作为茶叶生产的龙头企业,丰联公司八乡山茶叶加工厂就帮当地茶农解决了这个短板。“我们向农户收购茶青,平均8元一斤。如蝉联村有茶农一年卖茶叶就收入13万多元。”该厂生产部部长张增贤对记者说。与八乡山鸿图绿茶公司一样,两家茶叶生产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带动茶农种植和销售。目前,全镇现有茶园面积2万亩,其中已投产的茶园1万亩,每年可采摘5次以上,普遍亩产干茶150斤以上。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同样打通了八乡山番薯的销路。目前,全镇种植番薯面积8000亩,总产180万斤以上。当地龙头企业从农户手中收购番薯,然后进行精包装,或进行深加工成番薯粉丝远销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既解决了量多价贱伤农的后顾之忧,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扩大了八乡山番薯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