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菜农扎根程江12年

10.06.2014  12:15


每天傍晚收菜是朱自哉和妻子忙碌的一天中最舒心的时刻。

  ●曾令洋

  十二年前,丰顺县龙岗镇农民朱自哉携家带口,从丰顺老家奔赴梅城郊区,开始了种菜的漫漫征程;十二年后,他和妻子靠经年累月的辛勤耕耘,用良心打造绿色菜篮的道德操守,赢来生活的馈赠,在异乡的土地上立足安家。

   离乡背井,举家来梅种菜

  2002年之前,朱自哉一直在深圳充当蔬菜中间商,收益颇丰。2002年3月,经老乡介绍,他将双亲托付给兄弟照顾,带着妻小来到梅县程江镇周塘村,以每年每亩900多元的租金,租下3亩多田地,开始了种菜生涯。

  “在深圳卖菜,利润固然可观,但房租高,开销大,离家远;将子女交由老家的父母管教,于心不安;带到深圳上学,花费太贵。要做到两全其美,既能离家近点,方便往返照看父母,又可给孩子良好的教育条件,反复权衡,便作了这个决定。”谈起放弃在深圳如日中天的生意,选择来此种菜的初衷,朱自哉如是说。言语间,流露出其恪守孝悌、顾家爱子的处世准则。

   同甘共苦,促进产销两旺

  万事开头难,且种且摸索。朱自哉向人虚心请教种菜经验,结合以前卖菜时耳濡目染的管理方法,按季节种菜。春暖花开时,种下枸杞、香脉、苦脉、芹菜、菠菜等品种;冬寒霜雨里,则种植荷兰豆、西兰花、白菜花等种类。

  每天早上,晨曦乍现,夫妇俩便如早起的鸟儿,开始一天的忙碌:首先推出打田机,翻耙闲置的菜地,疏松泥土;接着在整理妥善的地里种上新菜苗;临近中午,天气较热,用水泵抽来水对菜进行降温;午饭后小憩片刻,施肥打药;待到夕阳西下,霞光绚烂,是夫妇俩最为舒心之时,他们欢快地挥镰弄锄,将成熟的菜收割下来,等候出售。

  在销售方式上,不少菜农选择坐等菜贩上门,可省却人力、物力,但其弊端是价格较低,且受同行竞争的影响和菜贩收购量的限制,导致部分蔬菜滞销,造成损失。对此,朱自哉自有一套对策,一是尽量将菜推销给梅城本地经销商;二是以稍低价格卖给五华、兴宁等地的菜贩;三是凌晨时分自己用摩托车载往周边市场、饭店或学校食堂进行零售。如此多管齐下,使销售量与日俱增,达到日均300斤左右。尽管艰辛,但销售渠道大为拓宽,令朱自哉喜不自胜,乐此不疲。

   恪守道义,打造绿色菜篮

  风险与成功往往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伴互随。朱自哉对此深有体会。

  首要的当属气候条件。实践中,朱自哉念出了一套“种菜气温真经”。譬如西芹、大白菜、空心菜等较为畏寒,气温低时需用塑料膜覆盖保温;苦脉则较为怕热,气温高时要用水降温;卷心菜惧潮湿,要及时排水;遭遇持续降雨时,像香脉、苦脉、春菜、油菜、卷心菜等,长期浸泡于水中,若被阳光照射,会从根部往上腐烂,令人猝不及防,须赶在日出前将水排空。

  其次是虫害。像苦脉、春菜、卷心菜、大白菜等,其生长阶段要进行打药防虫。但打药本身也存在风险,其一是怕打错药,造成菜的生长性变差;其二是怕少打或多打,影响菜的收成或安全性。对此,朱自哉有两大锦囊妙计,一是向农药经销商咨询;二是请教农技专业人员,做到拿捏有度,适可而止。

  对于蔬菜安全问题,朱自哉坦言,在当前环境下,用药环节在所难免。“除了必要的防虫药,其他诸如催长催熟类的药物,一般不用。即便是防虫药,能少用的尽量少用,不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滥用药物,昧良心赚黑钱。况且,我们一家吃的菜也是自己种的。”谈及时下的食品安全信用危机,朱自哉感同身受,“我是普通农民,也要购买各种食物,也痛恨那些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的无良商贩,我无法做到伤天害理还心安理得。”

  孩子们还小,朱自哉的种菜生涯,还会一直延续。他的家境平常,但追求不俗;他的话语朴实,但掷地有声。他说他会怀揣用良心种菜的理念,给市民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菜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