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走向一夫一妻制?

28.12.2015  11:45

【原文编者按】

著名社会学专家郑也夫2015年新作《文明是副产品》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这些人类早期的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澎湃新闻获得授权摘录其中探讨一夫一妻制的部分。

进化论是迄今为止最具解释力的理论。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与自然选择。适应性好,指的是个体生存和繁衍能力好,说到根本还是后者。唯其后代多,父母的品性才能被继承,于是有助于繁衍的品性将成为该物种的特征。而高级、进步观、线性进化,已被威廉斯和古尔德证明与“适应”不符,不是达尔文的思想。(威廉斯,1962;古尔德,1996)若接受上述,便不会为这一U字形现象困惑:一夫一妻制是鸟类,却非哺乳类的主流婚配方式,至哺乳类的一个分支灵长目中又有回升。反激进主义的政治家说,能抓耗子才是好猫;与之对偶的进化论思想便是:仔多方为好动物。而获取多仔的策略,取决于特定的身体结构恰当地与某种婚配方式结合。文明世界中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教条在生物法则前是没有存身之地的。在偶然的变异中,一些新生的、微妙的体征会出现,若其有助于存活和繁衍,便会在物种中流行,并有可能渐次改变婚配方式。

“祖克曼(Solly Zuckerman)宣称,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唯一共性就是月经周期”,哈拉威引用此言后说:“只有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对人类和非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比较。”(1991,29)笔者认为,与其说是“生活方式”,毋宁说是“婚配方式”。而后者可以深刻地影响前者则是不待言的。

多数哺乳类动物有发情期,每年一两次,它们的交配活动都在发情期实现。灵长目动物与同属于哺乳纲中的多数动物不同,在于排卵期不是每年一两个时段,而是大约每月一次,即所谓月经。而灵长目动物中又有差异,就是有些排卵期有征兆,有些无征兆。有征兆者的屁股变得鲜红,维持10天、半月不等;雄性见此性欲大发。此期过后,基本无交配活动,不排卵干它作甚。瑞典生物学家西伦–图尔伯格(Birgitta Sillen-tullberg)和默勒(Anders Moller)正是从灵长目动物月经征兆的差异中,透视其与婚配方式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