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马龙为何能大红大紫 樊振东需要偶像包袱?
樊振东
以下内容来自乒乓世界公众号,“樊振东需要一些偶像包袱!”,作者谭杰:
与世乒赛和奥运会的男单冠军比起来,世界杯男单冠军的含金量并不显得特别高,但这块金牌多少有些风向标的意思。
2000年,马琳与刘国正竞争悉尼奥运会参赛名额未果,当时也没有替补选手的P卡一说,马琳留在国内独自备战,奥运会结束后不久便拿下40毫米大球时代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他个人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从此踏上奥运会男单金牌之路。
从2015年往前数6届,世界杯男单冠军分别是王皓(2010)、张继科(2011)、马龙(2012)、许昕(2013)、张继科(2014)、马龙(2015)。两个规律,第一,前三个人代表中国参加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后三个人参加了里约奥运会;第二,奥运会前一年的冠军都得到了奥运会的单打冠军。
现在来说里约奥运会之后连续得到三个单打冠军的樊振东,这三个冠军中就包括他的第一个世界杯单打冠军,对他而言,无论是复制2000年马琳的道路还是遵循过去6年的规律,都应该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当然,规律不仅是用来被遵循的,也可能是被用来打破的,所以樊振东只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并不应该掉以轻心。
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成为中国的乒乓球奥运选手,不仅仅意味着承担了夺取金牌的使命,还同时肩负了成为中国乒乓球乃至中国体育偶像担当的责任。张继科和马龙在奥运会之后的大红大紫,固然有成绩、形象方面的因素,但中国乒乓球大家庭对他们的性格的磨练和塑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刘国梁曾经提到,“从项目推广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球迷并不需要千篇一律的理想化面孔,而是更看重运动员个性的表现和人格的魅力。有血有肉、优缺点并存的偶像,才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队有一个“弘扬血性”的理念,希望以此挖掘和培养运动员个性中的特点精华,打造球队的战神,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推广乒乓球运动,就必须拥有自己项目的体坛巨星,挖掘运动员人性、性格和气质的闪光点,进行形象塑造,赢得人气。”而经过两个奥运周期的培养和打造,人们看到的结果,用刘国梁的话说,“张继科强势张扬的藏獒精神,马龙的坚韧执着和心思缜密,丁宁的锲而不舍和许昕的纠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和升华,成为他们的个性标签。”
为社会提供具有正能量的偶像级球员,是中国乒乓球队对于中国体育的责任,里约奥运会之后,这一自我要求变得愈发明确。
从乒乓球的发展角度讲,国际乒过去几年对于器材尤其是球的改革,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即将乒乓球塑造成为一个重视力量、重视肌肉、重视精神状态、善待超级偶像的项目。
回到樊振东的话题,他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也遇到了一个挑战更加丰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提前背上一些偶像的包袱,多一些压力,多打造肌肉和气质,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件坏事。
编辑: 王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