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儿童搭建友好成长环境

03.06.2014  13:16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值得社会共同关注。从化是广州北部山区,属欠发达地区,很多农村父母也要到厂企打工谋生,或者要一个月才回家一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困境,从化市妇女联合会、从化市妇女儿童福利促进会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合作,在从化市进行农村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试点,帮助建设以家庭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儿童关爱、保护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公益服务场所——儿童友好社区,提高留守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家庭教育的能力,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广州贫困山区儿童成长问题堪忧

  据从化市妇联介绍,从化市城郊街大夫田村,是从化西部片区的一个年收入不达10万元的贫困村。全村约有2200人,流动人口约300人,12岁以下儿童约220人。该村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到工厂、企业打工,早出晚归,小孩留在家里由老人照看管理,这种家庭约占全村七成以上。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照顾与监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堪忧。家庭教育缺位导致行为不规、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危机加剧,存在意外伤害与犯罪机率增大等成长风险与安全隐患,对儿童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特别对低年龄段的儿童的影响更加深远。但是,在广东省大部分贫困农村,社区组织的教养功能、慈善功能与矫正功能缺乏,是社会网络中薄弱的一环。

  为此,从化市妇女联合会、从化市妇女儿童福利促进会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儿童活动中心”,依托村委、中心兼职管理员与社区志愿者日常监管与参与,辅以社工与安利志愿者于节假日的辅导与支持,将社会各种潜在资源组合起来,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健康温馨的成长氛围。

  政企合作打造儿童成长乐园

  儿童活动中心设在大夫田村的祠堂,主要用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社会活动的固定场所,每天下午3:30—5:30免费开放。活动中心分为幼儿区、童年区、监护区、露天区几部分,其中童年区用于小学生课后阅读,配置包括儿童绘本读物、儿童书架等;露天区用于儿童室外活动,配置木马、秋千、跷跷板等儿童娱乐锻炼设施。活动中心还贴心地设置了监护区,用于儿童监护人的自我学习与教育,硬件配置需包括电视,DVD机,亲子教育影碟与成人座椅。

  儿童活动中心日常向儿童及监护人免费开放使用,并为各种社区活动免费提供活动场地;活动中心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特色活动,主要围绕儿童自护教育讲座、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等等。每年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咨询2次,定期播放DVD/VCD讲座。

  活动中心还会建立家教互助小组。由从化市妇女联合会聘请的专家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以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目的的“互助小组”,引导自助、互助提高教育理念,掌握正确教育方式,并通过“互助小组”改变家庭其他成员和儿童关系,促进关爱和保护儿童行动。

  同时,活动中心还会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村委会指派一名村委干部主管此项工作,并由从化市妇女儿童福利促进会聘请1名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每天下午3:30—5:30免费开放,建立村留守儿童档案,登记每日儿童活动情况;组织爱心父母等志愿者参与有关工作、活动。活动中心还会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与社区活动记录在内的档案管理体系,定期跟踪社区留守儿童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