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主题为“创新强校,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干部教育第三次培训

10.06.2014  14:17

              “改革已成潮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强校是华南师范大学发展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唯一出路。”6月6日下午,学校召开创新强校工作会议暨干部教育第三次培训,校长刘鸣作“华南师范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14-2020年)”专题报告,提出未来若干年的学校建设思路和目标。会上表彰了在2013年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朱诗亮、邢达等团队和个人,并为近期获批的“绿色光电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6个科技类、社科类科研创新平台授牌。 

              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鸣在分析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形势和背景时指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高水平大学工作,拟在2015-2030年每三年一个周期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推动重点建设高校综合实力上一个新台阶,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华南师大的深化改革面临着新一轮的历史契机。
              “环顾我们周边的高校,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改革和发展,不进则退。”刘鸣强调,未来几年学校建设工作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始终把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在2015—2020年,要大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师范大学。   

              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大类招生培养和完全学分制改革
              “我们要着力推进学科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学科进行动态调整,激活学科竞争激励机制。”刘鸣指出,学校将启动“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对一级学科实行梯队建设,分类给予不同力度支持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将规划建设10个左右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
              学校改革方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分“引进”和“培育”两条路径对师资队伍的层次进行优化。学校将按照高水平大学标准降低师生比,按1:15的生师比配备专任教师,建立以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到2020年形成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教学改革方面,建设方案重视“大类培养”的推进 和“完全学分制”的改革。“今后要逐步试行‘课程超市’和‘学分银行’,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主动学习。”刘鸣介绍,“大类培养” 能克服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分散局面,更好发挥院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而完全学分制则可以更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此外,今后还将筹建考试中心和教师教育学院,改革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推进‘教考分离’,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们将制订科学的大学章程,组建理事会,重构学术委员会,形成行政与学术有机协调的运行机制,构建优质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刘鸣在分析方案时提到,完善二级单位管理运行机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是二级单位自主改革,竞争性获取学校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科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校党委书记胡社军在会上引用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公办大学发展的案例指出:“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互动,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大学是重要举措,华南师大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改革建设工作。” “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在资金、编制,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条件都会有所改善。”胡社军还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强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这一艰巨的历史性工程与每位华师人息息相关,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事业,需要各个层面的努力和参与。“学校的进步依靠每位华师人的努力,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投入到高水平大学建设中来。”
              全体校领导,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二级单位党政正副职,全国、省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台联、侨联负责人及全国、省民主党派委员、负责人,学校教代会正副主任,全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含副高级),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含副科级)等近千人通过现场和视频传输形式参加了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