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抑郁的小“候鸟”把脉

20.07.2014  17:39
深圳儿童医院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心理义诊 摘要:15岁的阿靓从去年开始就有些郁郁寡欢,以前活蹦乱跳,现在不管妈妈郑女士怎么逗,始终是落寞的表情。

        义诊

        南都讯  记者文婷 15岁的阿靓从去年开始就有些郁郁寡欢,以前活蹦乱跳,现在不管妈妈郑女士怎么逗,始终是落寞的表情。昨日,深圳儿童医院联合南方都市报为留守儿童举行EMDR心理义诊,来自深港穗三地的心理医生为15个留守家庭一对一把脉。阿靓在义诊中被测出患有轻度抑郁症,需要数月追踪治疗。

        说起阿靓的病情,郑女士有些悔不当初。由于她要出外打工,阿靓从小就被放在舅舅家里寄养。寄人篱下的阿靓成为舅妈的出气筒,动辄被打骂,小姑娘变得越来越沉默。等郑女士察觉到不对,辞工赶回老家时,发现女儿已难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了。

        为阿靓接诊的深圳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周家秀博士透露,因为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加上父母都不在身边,阿靓长期委屈和压抑自己的情绪,造成了轻度抑郁的情况,必须接受为期数月的跟踪治疗。除了开解之外,她也叮嘱郑女士,务必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她回到正常的家庭,有温暖的亲情关系,有助于阿秀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昨日的义诊中,院方也发现孩子有行为问题的家庭占到一半以上。

        周家秀透露,每年带孩子来咨询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家庭超过百个,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孩子表现出拖拉,多动以及亲子关系不良等情况。她透露,6岁以前的儿童处在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关键成长期,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长大,很容易因为缺乏安全感或其他长辈过度宠溺而滋生一系列问题。她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让孩子停止留守。如果暂时没有条件,建议父母每天跟孩子打电话或者视频,营造一个关爱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