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偿捐献器官的义举叫好

21.07.2014  12:48

  本报报道,年仅9岁的兴宁市罗浮镇练优中村女孩钟鑫鑫,于17日匆匆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就在她离开之际,家人决定将她的一肝两肾两眼角膜无偿捐献。据了解,女孩捐献的器官,可以让3人获得重生、2人重见光明。

  鑫鑫突发重症而夭折,对其家人来讲是极其不幸和悲惨的,悲痛之中毅然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义举,这诠释的是生命至高的价值与意义,不仅让生命以爱的形式在延续,更传递出浓浓的爱心,带给我们的是感动和震撼。

  按照国人的丧葬习惯,家人们都希望逝者能保持身体的完整、“体面”地离开人世。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成为了阻碍器官捐献的“拦路虎”。与此鲜明对比,鑫鑫的家人决定在鑫鑫死后捐献出一肝两肾两眼角膜,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而集结这种力量的,不仅仅是观念的更新,更是世俗和亲情的超越。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患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而每年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只有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捐献移植体系,才能让更多的生命被爱心点亮。

  由此而言,一方面要从立法、经济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器官捐献的支持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对称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公正公开的器官获取和分配体系,从制度上确保“阳光”运行。比如,设立公开的网络平台,让公众、媒体随时能轻松查询每一例器官捐献的具体流向;再如,像献血那样,给予捐献者家属优先的器官移植权利。

  更为重要的是,还应通过建立捐献关爱基金、市场性质的补偿机制等,给予捐赠家庭切切实实的常态化帮助及无微不至的心理关怀和抚慰,让他们在全社会的关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从而持续激发更多的公众加入到捐献“生命礼物”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