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战祸归顺明朝

22.06.2014  10:37

  元勋旧址又称笋岗老围,位于深圳罗湖区笋岗村,建于明代早期,是笋岗何氏为纪念其祖先———岭南名贤何真在此发迹而建造的。

   东莞时间网讯 当年重病缠身的何真接过御赐的丹书铁券时,他内心是如此的澎湃,刻印在铁券上的来自皇帝的承诺是对自己的家族未来处境的最好保障。他不会想到,当灭门的暴风雨袭来时,这块铁券根本毫无用处,就像人世间那些承诺一般,说出来时声音洪亮,落在地上却化为乌有。在历史上,“东莞伯”只有一位,可见何真地位之盛,而当权者手掌一翻转,何氏就由盛转衰,让何真“古庙留朱履”的愿望,只能在后世文章中寻找了。

  为避战祸归顺明朝

  何真不是一个野心家,和他相比,同样出身寻常之家的朱元璋完全不一样。这个放牛娃,皇觉寺里的小和尚,一点点爬上了权力的巅峰,他有一套和人打交道的手段,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说天下是一只碗,他不会允许这只碗残缺一块。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不久,就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从福建进攻广东。对何真来说,他面对的将是前所未有的一场战争。平定广东对他来说并非难事,毕竟地方武装的实力大多是一盘散沙,但打着大明旗帜的这支军队显然要有战斗力的多。对双方来说,这都会是一场硬仗,一场耗时耗力的拉锯战,大军压境下的岭南似乎在空气中都能嗅到一点血雨腥风的味道。

  部下以秦末赵佗自立终为“南越王”之例劝何真自立为王,凭借地利人和的优势与明朝抗衡。这建议未必没有道理,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政局尚未稳定,除了广东,还有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的地方武装没有清剿完毕。何真在广东经营多年,军民一心,如果和明军真打起来,胜利的天平向哪一方倾斜还真说不定。

  但何真不是一个野心家,他心里装着的只有岭南的百姓,他不愿岭南的大好河山再遭涂炭。他不想称王,他也一直想遇到一位明主,像那些百姓受到他的庇佑一样,他也能够放心地把自己的家乡交给对方。

  所以当何真收到廖永忠的书信时,他就已经打定了归降的主意。廖永忠在信里写到:“元朝皇帝已经丧失了驾驭政权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势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号令指挥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强大的军队,肆意妄为,他们横征暴敛,割据称雄,百姓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痛苦到了极点。”这令何真感同身受,他宁愿不要“岭南王”这顶帽子,也不想战争之祸祸及乡民。

  何真登记了辖区各郡县的人口、兵马、钱粮的数目,派使者捧着降表受降。他亲自率官属在赤湾港张灯结彩,跪迎征南将军的舟师。何真归降的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十分高兴,连连称赞何真:“可谓识时务者!

  1368年,归顺大明的何真来到了南京,他第一次见到了朱元璋。朱元璋将何真比作豪杰:“天下动荡的时候,所谓的豪杰有两种人:变动乱为安定的属上等,保护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应当归顺谁的属次一等。至于据险苟活,残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一提了。

  在明朝大殿之上,何真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臣本蛮荒之人,近来恰逢动乱,武装聚集乡里,只为保命,并无其它意思。”朱元璋则承诺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恩泽,并封何真为中奉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助朱元璋安定广东

  当何真接到朱元璋让他回乡整治乡勇的圣旨时,他的内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早已一溜烟奔回东江河畔。归顺明朝后的这两年里,他从江西省参知政事,又转任山东省参政和四川省布政司等职,他几乎兜转了大半个中国。让他感到欣喜的是,随着政事趋于稳定,老百姓们开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让他心有牵挂的是,家乡又是怎么一番景象。

  当初何真归顺大明时,手下有一部分人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们敬重何真的为人,尊重他的选择,和他一起归依了朱元璋。何真被朱元璋调往外地,岭南一时群龙无首,而这些人当中有不少在各地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有的人公开自称“围主”、“元帅”,实际上和朝廷呈现出分庭抗礼的局面。

  这让朱元璋心生不宁,从他坐上龙椅那天起,他无时不在考虑如何保住这个皇位。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真命天子,他也担心那些看上去可能不起眼的小人物假借“天道”逐渐发展起来。当初把何真从广东调走就是忌惮他在地方的影响力,但想要让岭南安定,恐怕还唯有何真能够做到。

  就这样,何真回来了。路过广东的北门户韶州时,他特意去参观了张九龄祠。对于何真来说,自己半辈子的事业就是守护这片热土。他希望自己能在广东度过余生,但他的一厢情愿却让自己成为了朱元璋的一枚棋子。

  回到东莞,何真马上采取行动,凭借自身的威望,他很快就将当地的地方武装收编完成,把他们编成“职目军”,发配到河南一带。事定之后,何真曾向朝廷提出能够退隐还乡,但朱元璋却下令让他回到南京。

  和当年何真组织村民进行自我保护相同,在广东的偏僻山村里,为了抵御土匪、流寇的侵袭,很多村庄都会自发地组织农民武装,一些大地主也会开办乡团。守卫家园,是他们唯一的初衷。但朱元璋不容许他们的存在,哪怕是几千人的小股力量。1383年和1384年,他又两次派何真回广东,收编土豪武装,这其中有不少是何真原来的部属与亲戚,收编的部队则全部迁往外地。

  每一次回乡收编之后,何真都请求告老还乡,但朱元璋却一直把他留在身边,留在京师之中。对于何真,朱元璋又爱又怕,在广东,何真的确有一呼百应的能力,即便过去十年、二十年,这种影响力都未曾消退。让何真远离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也是朱元璋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

  当年在大殿之上,何真曾倾吐心声:“自己拥兵只为保命。”朱元璋也兑现了他当年的承诺,1387年,在何真去世的前一年,朱元璋敕封他为“东莞伯”,封禄1500石,予世铁券,内言及“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其余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推诚之心”,并赐第京师。这块免死铁券可以说是对何真毕生心愿的最大满足,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可见朱元璋对何真也是十分的器重。

  死后儿孙散尽

  对何真而言,如果有在天之灵,恐怕就是未能在家乡善终。1388年,67岁的何真在南京逝世,昔日的岭南一代霸主就此陨落。朱元璋流泪叹息,并谕文祭悼,令朝上百官素服三日,以厚礼葬京师城南八里岗,复赠侯爵,谥忠靖。在明朝,能够享受如此国葬大礼,足见何真确实可以被称之为“开国元勋”。他逝世后,家乡人集资兴建了“东莞伯何公祠”,大堂上悬挂着“开国元勋”的牌匾。

  但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却都遭遇了悲剧的命运。赵匡胤会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可没有那么高的领导艺术,他只知道“功高盖主”这样一个道理。对待功臣,他要么像对何真这样束之高阁,要么就进行残忍的诛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何真薨后五年,凉国公蓝玉案发。蓝玉与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等都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去世后,蓝玉战功卓著,深得朱元璋宠爱。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向朱元璋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下令将蓝玉收监。蓝玉在供词中写道:“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微、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为变,将俟上出籍田举事。”“东莞伯”三个字赫然在列,此时的东莞伯正是何真的儿子何荣。

  朱元璋显示出他冷血铁腕的一面,蓝玉很快被诛,他亲自下令将蓝玉的供词变成《逆臣录》向天下公布,想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何荣首当其冲,被收监问斩,族人也深受其罪。为了能够自保,何真的弟弟何迪起兵谋反,尽管在广东,他们的武装坚持了10个月,但毕竟没有了当年何真的群众基础,最终还是被镇压下去了。何真的8个儿子只有一人逃生,何真的何公祠也被夷为平地。

  当年重病缠身的何真接过御赐的丹书铁券时,他内心是如此的澎湃,刻印在铁券上的来自皇帝的承诺是对自己的家族未来处境的最好保障。他不会想到,当灭门的暴风雨袭来时,这块铁券根本毫无用处,就像人世间那些承诺一般,说出来时声音洪亮,落在地上却化为乌有。在历史上,“东莞伯”只有一位,可见何真地位之盛,而当权者手掌一翻转,何氏就由盛转衰,让何真“古庙留朱履”的愿望,只能在后世文章中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