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播:当酒店体验师是这样的体验

20.08.2017  14:32

大洋网讯 时下有个很流行的词,叫“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源于英文“Slash”,最初出现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中,指的是一群不满足于单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和多元生活的人。他们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来列举自己的职业,如“音乐人/作家/导演/制片人……”等等。

无疑,李欣就是这样的“斜杠青年”。虽然她在简介中极少使用斜杠,但新闻主播/环球旅行家/专栏作家/阅读推广大使/节目制片人/酒店体验师,都是她目前的职业角色,而未来,她的自我介绍估计还会更长。

在别人眼里,李欣是一个幸运儿。从来没学过新闻的她,在读期间就成了新闻主播;因为热爱阅读,她成了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别人一生都未必能实现的“环球之旅”梦,她用86天就实现了;休闲之余,她又成了“酒店体验师”,可以去国内外奢华酒店免费体验……但在李欣看来,自己的这些职业并非毫不相关,正因为有了之前的积累,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尝试多种可能。“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李欣如此总结道,这些不同的职业也让她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广州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随后奔赴澳洲墨尔本大学深造。国外求学期间,攻读商科硕士的她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电视台主播。学成归来后,又加入广州电视台,继续以新闻主播为业。然而这只是她的角色之一,这位巧笑倩兮的女孩同时还拥有环球旅行家、专栏作家、阅读推广大使,以及近来兴起的酒店体验师等多重职业身份。不同的角色让她拓宽了生命的宽度,摆脱了单一职业带来的束缚和限制,也让她的人生充满更多未知和精彩。

新闻主播

记录”与“被记录”的瞬间

早上7:40,淡妆素抹的李欣准时出现在《开卷》,每天为观众介绍一本书;《广视指数》中的她又换上了小红裙,将头发盘起,正在播报短讯;晚上23:00,《夜间新闻》节目中,李欣则剪短了头发,穿上了小西装,显得干练利落,播报着身边事、天下事。

这分别是李欣最近三年在广州电视台不同节目中呈现的模样,从甜美乖巧到干练利落,风格也日臻成熟。她“见证”着事件的发生,而镜头也“见证”着她的成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在镜头前挥洒自如的女主播其实是商科出身,而她的主播路则是源于一次“找兼职”。

从中山大学本科毕业后,李欣就奔赴澳洲深造,攻读商科硕士。课余期间,看到周围同学都在做兼职,她也跃跃欲试。与同学们跑去餐厅、咖啡馆做服务生不同,她想寻找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恰巧,当时澳洲华语电视台正在招募新闻主播,要求是“英语流利、普语标准、会粤语优先。”看到这一信息的李欣瞬间被击中,“冥冥之中觉得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于是,从没学过新闻的她开始投简历、面试,一切顺利通过,就此开始了自己的主播之路。由于表现出色,她很快就挑起了大梁,专访过“世界最佳市长”苏震西等政商名流,参与了不少大型采访,这也让她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新闻的魅力。

2008年,学成归国的李欣就加入了广州电视台,继续以主播为业。期间,她也不是没有过挣扎:“难道真的要放弃学了多年的商科,一头扎进新闻行业吗?”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内心声音,选择了新闻。

新闻主播并非只是念念提前准备好的台词,背后还涉及到许多复杂工作,需要整个团队来配合。”人前的光鲜亮丽,少不了人后的未雨绸缪。直播时也总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在做新闻直播时,偶尔还要面对前面的提词器突然出错、字幕瞬间消失的突发状况。

直播间就像没有硝烟的战场,必须时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一旦有一处失误,对主播而言都是巨大考验。若想沉着应对凭借的绝不是运气,而是“一条条新闻的锤炼,一场场直播的打磨”。正是这种挑战让李欣不舍放弃这份职业。“新闻让我很有存在感,因为我在记录时代,同时我也在被镜头记录着。

新闻直播间工作照片(受访者提供)。

酒店体验师

传递新颖生活方式

热爱旅行,能说会道,写过专栏,出过游记……这些让李欣在旅游圈有了知名度,很快就有平台邀约她担任“酒店体验师”,主要任务就是去体验与平台合作的酒店。这听起来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不仅可以住奢华酒店,免费吃喝玩乐,还能收到不菲的酬劳。

但踏进酒店的那刻,“工作”就开始了。酒店的房间、餐厅、配套设施、服务等都在体验范围内。“各方面都需要照顾到,而后再着重特色。”同时,体验师还需要自带相机、脚架、录音笔、笔记本等装备进行记录。“入住酒店之后要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给受众。

抄经、打坐、对弈、听琴、品茗……前阵子李欣刚在禅泉度假酒店经历着自己的第一次禅修体验,享受过程中也没闲着,还要拍照、写文、编辑等,最后以图文并茂形式将之呈现在微信、微博、头条、以及各大OTA(在线旅行社)平台首页,让读者感受到新颖的生活方式。而有的则会以直播形式出现,更看重实时分享,“将精彩行程安排在其中,如探客房、品美食、饮美酒、做SPA……

朋友们大抵也可从她微信朋友圈知道她又去了哪里,拉萨、东京、三亚……“有些平台会希望你能写写游记、发发微博、朋友圈,或者以直播方式来呈现酒店体验。”当然,这也没有统一标准,有的酒店则只需提供反馈报告即可。

在这个行业里,媒体人、旅游达人、摄影师等最受欢迎。于酒店而言,这类人群往往自带流量、传播度高,能担任“KOL(关键意见领袖)”角色。在李欣看来,媒体人的历练确实会让她懂得如何更准确地向酒店表达自己的建议,同时也能以更好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递给读者。

充当酒店与客户的“桥梁

“酒店体验师就相当于酒店与客户之间的桥梁”,早年商科的学习让李欣对市场更为敏锐。因此,体验酒店时,她会分别从商家和消费者角度出发,同时充当“酒店测评师”与“酒店体验师”两个角色,不仅能站在市场角度给商家提供有用建议,也能通过自身影响力将酒店特色传达给消费者。这也让她收到了多家平台的邀约合作,目前已签约的就有近十家,更何况还有零散找上门来的。

相比一些体验师更注重检查家具、厨具等设施,她则会侧重观察特色,留意细节。“如今酒店众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消费者。”针对主打亲子、商务、度假等不同类型的酒店提出不同建议,呈现各异玩法,以供消费者甄选。

大多数时候,探访酒店的过程都会被安排得无可挑剔,“他们会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在你面前。”可这并不利于酒店体验师去发现问题。另外,过于周到的安排也可能会影响酒店体验的乐趣。因此,她还会进行暗访,但次数不算多,“一般是大酒店集团才会有这种安排,借助‘外脑’去改进不足。”而对于发展中的酒店,更需要的则是如何招徕更多客流。

对李欣而言,酒店体验本身是一种兴趣,时间、空间的转换能让她从日常中短暂抽离,获得愉悦,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如今,她“化身”为酒店体验师的频率大概是每个月两次,“要保证工作质量不受影响”,毕竟还要兼顾其他职业角色。由于邀约太多,她只能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奢华酒店,每次行程也在3天左右,以国内居多。“我不会让自己处于太过紧绷的状态,有时会强迫自己刹车,缓过来了再向前冲。

探店体验:“对陌生之地怀抱新鲜感,对熟悉之地享受亲切感

针对不同酒店,体验方式也不同。“对陌生之地怀抱新鲜感,对熟悉之地享受亲切感。”在酒店体验经历中,李欣对东京的虹夕诺雅印象深刻。酒店虽坐落于东京繁华的CBD,却独树一帜,亚麻叶状的江户小纹铁花外墙、金属蕾丝外套包装的玻璃幕墙……就像个神秘的结界,与周边喧闹的都市隔绝了开来,让人寻回隐居般的生活方式。

穿过树林“门帘”,踏入酒店,仿若置身另一个世界。那铺满榻榻米的走廊散发着温暖气息,将人带回旧日传统家庭场景中。身在其间,人的节奏和呼吸都会慢下来。对于这类型酒店,李欣会将其美好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受众,并着墨于酒店如何将传统文化带到现代都市。

而“家门口”的酒店则是另一番意味。以广州的柏悦酒店为例,由于平时体验机会较多,就连酒店开业典礼都还是她主持的,自然对酒店特色了如指掌,与受众分享起来也更有针对性。“相比集中几天去外地感受,家门口的酒店体验会有更长周期,自然也会更全面和深入。

此外,她对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酒店也情有独钟,但这类酒店体验需要的时间会更长,“除了完成酒店体验外,还需要走街串巷,感受当地文化。”如之前的贵州状元别院、福建永定土楼、拉萨瑞吉酒店等。“每个酒店的玩法都跟其所处的城市、经营理念、建筑特色等有关,很难一概而论,需要case by case(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虽然偏爱有历史沉淀的地方,但李欣会将这块归入“旅游达人”体验范围。作为酒店体验师,“不能太贪心,就好好地玩酒店,一次行程完成一个目标,当好桥梁的功用。”在李欣看来,并非所有酒店都值得从当地文化去追根溯源,还得结合具体时间及区域。

酒店体验师”的一天:

9:00收拾行李,少不了墨镜、化妆品、泳衣等装备,驱车到达广州白云机场;

11:00准时飞东京;

15:00到达位于东京金融CBD大手町的虹夕诺雅酒店,立马有管家引领入住、介绍酒店、并根据喜好安排各项体验行程;

17:00稍作休息后,出席管家推荐的清酒沙龙,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也有各色清酒、小食恭候;

19:00享用酒店帮忙预订的晚餐,感受特色美食;

21:00体验夜晚呼吸课程,并了解有哪些特色,将之介绍给读者;

22:00体验东京城市中心的楼顶温泉;

23:00回到房中,开始观察体验床铺、沙发、写字台、卫生间等,留意房间中的特色,整理当天图片、研究次日酒店安排的茶道体验、人力车游览等项目。

环球旅行家

她用86天环游世界

2013年间,广州电视台在中华广场举办了一场“圆梦”主题公益晚会,其中有个环节是让主持人分享各自的梦想。李欣当时的回答是“环游世界”,遭到了不少同事的戏谑:“这也太虚无缥缈了吧。”但这恰恰是她心中所想。

2015年3月4日,清晨7点,李欣站在香港启德码头。看着阴霾的天色,算不上特别的景致,她心里却无比雀跃,因为这是她环游世界的第一站。当初大家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没想在短短两年后就成真了。

这还得从一个选拔赛说起。当时有朋友看到媒体正在招募“首席环球旅行家”,对参赛者的要求是“能写会说会拍”,就觉得李欣特别合适,便“怂恿”她参加。李欣于是将自己之前写的游记发了过去,顺利通过初选,随后经过演讲、才艺等一轮轮选拔,最终获得了该大赛桂冠,由此获得了环球旅行的机会。

马尔代夫的久别重逢、西西里的惊鸿一瞥、蓬塔德尔加达的意外惊喜、牙买加的异域风情、夏威夷的血色岩浆、巴拿马运河的实地解密……每到一处陌生之地,她都用心感受当地生活,也看到了更多元的世界。

期间经历的“世上最美之遗失”,令李欣最难忘,也引发了她对人生的颇多感悟。当邮轮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昨日是5月15日,今日是5月17日,我的人生没有2015年5月16日。”原来这条线位于太平洋的180°经线附近,是地球上“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线,从东向西越过,需加一天;反之,则减去一天。

起初,李欣无法接受生命中竟然少了一天,但了解个中缘由后,她才知道这份“缺失”的稀罕。环球行程要完整绕地一圈,必将跨越这条经线,也就注定要“失去”一天。有得有失,也许才是真实人生。这也是此趟环球旅行带给她的特殊体验。

历时86天,绕过5大洲3大洋,途经18国28城。李欣完成了自己所向往的环球之旅。有船友计算过,这趟总航程约有10万里,她常想是怎样的运气,才能让自己见证到如此圆满的绕地之旅?

如果你内心埋藏有一个小小想法,你所做的事便会促使你去达成。也许某个不经意间,机会就摆在眼前了。”正是怀着环游世界的梦想,她才会用心记录每次出行,并参加了那场选拔赛,“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推着自己向前。

环球之旅中,李欣在斯里兰卡和学生们留影(受访者提供)。

阅读推广大使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环球旅行归来,李欣将途中写的游记集结成册,出了一本书,取名《在最美年华,做最美的梦》。光看名字,谁也不知道这是本游记,“希望能将梦想这个信念分享给大家,而不是单纯地分享旅行行程。

李欣用《在最美年华,做最好的梦》这本书分享环球之旅的点滴。

写书是一种“输出”,而阅读是一种“输入”,都不可懈怠。“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话已被用滥,可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在那些不能出远门的日子里,她就依靠阅读来窥探世界,汲取养分。

阅读并不是曲高和寡的事,而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即使工作忙碌,李欣也会随身携带书本,于机场或休息间隙拿来阅读。相比制订详尽的阅读计划,她更喜欢这种随心所欲的阅读方式。“如果给自己定任务的话,便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因为爱看书,刚进广州电视台时,她还接了一档节目叫《书讯》(现更名为《开卷》),“每天向观众介绍一本书,有经典名著、热销新作、生活时尚、流行读物等”,到目前,她已经在栏目中介绍了几千本书。

随着节目的深入影响,李欣也获得了“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称号。这让她觉得自己肩上责任更重了,她会经常参与到文化阅读类活动中去,将阅读喜悦分享给更多人。为此,她还做了新尝试,制作了一档美食阅读类节目《欣知食》,“100道菜100本书100个酸甜苦辣的故事。

3分钟的短视频里,城中人气会馆的创始人们纷纷述说着店与书的关联,有书有故事有美食……在李欣看来,美食是最接地气的,通过这个载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更容易产生共鸣。“它可能是人生经历的分享,也可能是某个餐厅的故事。”美食背后往往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将之与书本联系起来,会变得更有底蕴。

都说图书已死,我从不这样认为……我是李欣,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如今,行走在花城广场、北京路等羊城闹市街头,偶然抬头还可能会遇见有她倩影的阅读宣传片。在她的“唠叨”下,身边的朋友会开玩笑“不看书都不好意思了”,也有粉丝留言“很喜欢节目里介绍的书”……这些反馈都让李欣感受到了传播阅读的快乐。

爱阅读的李欣总是书不离手。

对话:“做梦想中的自己,任何角色都可以

记者:在这些职业角色中,你最喜欢哪个?它们对你而言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欣:如果一定要选,应该还是新闻主播吧。“记录时代,也被时代记录着”,我之所以热爱这种存在感,大抵也折射出心底对人生的一种信仰。新闻工作者于我而言,始终是很神圣的。

作为主播,我随镜头见证历史;作为旅行家,我用脚步丈量地球;作为阅读大使,我努力传播读书的快乐;作为酒店体验师/专栏作家,我便充当“桥梁”,向大众传递时尚新颖的生活方式。主持是表达,写作是分享,阅读是内省,旅行是外放,看似几极实则统一。人生本就是多元的,这些角色既有责任、也有爱好,彼此之间不仅不冲突,而且造就了此刻圆融的我。

记者:多重职业身份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元,但也会更加忙碌,你是如何处理好这些角色的?

李欣:不管哪个角色,都是心之所向。我不是那种“拼命三娘”式人物,虽然内心渴望新鲜,对一切充满好奇,但骨子里其实蛮慵懒。这听起来好像挺矛盾,事实上找到平衡点就好。我不喜欢让自己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只有同时兼顾工作、家庭、爱好,才能让我感到圆满。

首要任务自然是完成好本职工作,其余只在“取舍”二字。各类活动和旅游体验的邀约实在太多,只能精挑细选最感兴趣和最适合自己的,其余忍痛拒绝。新闻主播跟其他 “朝九晚五”的职业不太一样,我们不分周末、节假日、黄金周……每天都有新闻,随时都在待命。但反过来,因为不是朝九晚五,自由支配的休息时间也相对多些,让我有余力打造一条又一条“斜杠”。

记者:俗话说“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你是如何一步步进阶,实现自己梦想的?

李欣:很多人说我幸运,看似云淡风轻便拥有了眼前一切。虽说每一步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但绝少不了汗水与努力。像这本《在最美年华,做最好的梦》,我便付出了极大心血。去年为了赶在南国书香节做新书发布,出版前不知熬了多少通宵。因为图片很多,需要反复与设计师校对、排版,务求精益求精。记得在某个凌晨3点,排版结束回家路上,我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感叹:“要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愿这是最后一次,为这苦战熬夜。

新书发布前夜,我做完直播回家,整理演讲资料同样是到凌晨3点,再一次记录心情:“码字是一种爱好,甚至是一种习惯,它并不影响我本职工作。这两天发布会最后冲刺阶段,上了五个班外加一次客串的网易直播。我只是比你想象中更晚睡一点点,更想把这件不容易的事做好一点点,比你想象中更努力一点点。

记者:你如何看待“斜杠青年”这一群体?如今有不少青年都渴望拥有这种“斜杠”人生,怎样才能成为“斜杠青年”?

李欣:我还蛮享受“多元跨界、斜杠并存”的现状,但从不认为只有成为“斜杠青年”,才足够优秀。很多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也非常值得尊敬。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个性爱好与生活状态,很难一概而论。喜欢尝试新事物、心有余力也有余的朋友,自然就会为自己添上“斜杠”。无须着急给自己贴标签,这句我写给自己的话,很想送给大家:“做梦想中的自己,任何角色都可以。

专题撰文 信时记者 张柳静 见习记者 谢莹洁

专题摄影 信时记者 徐敏(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