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批评日本政府错误历史观

08.07.2014  11:36

  在日本首相安倍访澳之际,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刊载了当地知名日本史学专家、澳国立大学亚洲-太平洋学院教授泰萨·莫里斯所撰写的文章,列举日本政府近年来在历史问题上倒行逆施的种种行为,批评了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势力对于“慰安妇”问题的荒谬否认以及对于“河野谈话”提出质疑。

  在这篇题为《日本及其“不道歉”艺术》的文章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对于其在二战时期所犯下的军国主义罪行缺乏诚恳的道歉。战后几十年来,尽管一些日本民间团体一直在呼吁政府改变这种错误的做法,但东京的当权者们对此却总是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样的情况稍有改观,日本政府开始公开谈论其战时的所作所为,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和声明。尤其是1993年,时任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了著名的“河野谈话”,承认日本在战争期间曾在多国多地设置“慰安所”,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行征召为“慰安妇”,对于慰安妇经历的痛苦与伤害,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表示道歉。

  文章认为,尽管性侵犯事件在国际战争史上并不罕见,但像日本那样由政府和军方主导的有组织的进行“慰安所”的设置、管理以及大量“慰安妇”的招募则完全是另一种性质。而且,大部分妇女都是在被恐吓或诱骗的情况下沦为了“慰安妇”,这不仅仅残害了她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对其名誉和尊严带来严重伤害。“河野谈话”明确提出,日本需要正视这个历史教训,将通过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把这个问题永远铭记在心,并再次坚决表明绝不再犯同样错误的决心。尽管当时的日本政府拒绝对“慰安妇”作出官方赔偿,但在“河野谈话”的大背景下,许多日本民间社会团体纷纷向“慰安妇”予以捐款及提供医疗帮助。

  文章表示,也正是基于“河野谈话”的影响力,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曾一度把“慰安妇”问题纳入其中,但这却很快招致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和民族主义分子的强烈反对,这些人打着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的旗号,要求把“慰安妇”问题从历史教科书中抹掉。右翼分子的目的很快就达到了,而“河野谈话”中提出的“铭记历史教训”则成了一纸空文。

  对于安倍晋三来说,其内心也不认同“河野谈话”的精神,只是顾及国际影响才公开表态将不会修改或撤回“河野谈话”,但安倍还是在该问题上“耍了手段”。今年,日本政府为此成立专门调查小组,对“河野谈话”出台背景予以重新审核。在该小组6月20日向日本国会提交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河野谈话”的内容曾受当时韩国政府部分意向和要求调整了字句,而在“河野谈话”的起草过程中,日本政府没有就受害“慰安妇”证言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并且在对受害“慰安妇”的问询尚未结束前就起草了谈话的草案。此外,日本政府的“调查报告”还对“强制性”一词的概念进行狡辩,表示当时起草“河野谈话”时对于“强制性”的定义过于宽泛。

  作者在文中强调,与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短暂的“反思”阶段相比,如今的日本政府又再次回到了“拒不悔改、拒不道歉”的扭曲状态中来了。“慰安妇”问题的真实性再次受到质疑,甚至有许多右翼势力将“河野谈话”视为对日本阵亡士兵的侮辱。安倍内阁企图通过此次“重新调查”,在表面上作出不修改“河野谈话”的姿态,但又能最大程度弱化谈话内容所体现的官方立场和可信度,日本政府的“不道歉”艺术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下一步,安倍和日本政府还将会“捧着”这份调查报告继续向全世界展示其“不道歉”的艺术。(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