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连续3届举办权花落东亚 中国打破潜规则

31.07.2015  21:45
袁伟民和时任北京奥申委外联部部长张清都证实,中国明确支持罗格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而罗格也公开支持北京。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平昌2018冬奥和东京2020夏奥的现实面前,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打破了洲际轮替不成文的惯例。

  当中国成功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时,足以证明,当自身强大的时候,诸如“洲际轮换”这种奥运潜规则,也没有了立足之地,而2018-2022连续三届奥运会在亚洲举办,奥运的重心正在向亚洲倾斜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北京硬是在连续两届奥运赛事将在亚洲举办的不利前提下,笑到了最后,但不代表各洲轮流举办的“潜规则”只是人们内心不光明,也不意味着未来哪个申办国家不被潜。

  奥运会在选择举办地时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轮流坐庄,原则上也不可能在一次全会上将新任主席和奥运会举办国同时给予一个洲。而2001年莫斯科奥委会全会上除了投票选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还要选出下一任主席,参加新主席竞选的五位候选人分别是比利时的罗格、韩国的金云龙、加拿大的庞德、美国德弗朗茨和匈牙利的施密特,袁伟民表示,申办城市和主席候选人都在利用这一点搞各自的“合纵连横”,就像法新社所言,如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一位欧洲人就有可能当选国际奥委会历史上第八位主席,罗格最有机会胜出。

  袁伟民和时任北京奥申委外联部部长张清都证实,中国明确支持罗格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而罗格也公开支持北京。根据选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两轮投票来看,无疑有不少欧洲委员从第一轮就开始投了北京,“合纵连横”的申办策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罗格竞选和北京奥运会申办做“捆绑销售”,尽管袁伟民质疑何振梁把票投给了金云龙,对北京申办明显不利,但何振梁在书中透露投票给了罗格。

  新任主席和举办城市来自不同的洲,这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而一个大洲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会充分体现了主办地向各大洲分流的游戏规则,外界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在选举2016年奥运会城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进行,申办之初里约不被看好,但里约最终通过三轮投票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马德里、芝加哥和东京,这多少要感谢奥委会的潜规则。有了2008年北京和2012年伦敦,似乎早早决定东京和马德里是打酱油,而大热芝加哥首轮出局,印证了在游戏规则下多次举办过奥运会的美国提前被抛弃。

  韩国平昌获得2018年冬奥举办权也被视为与“潜规则”有关,据IOC全会投票结果显示,平昌获得95张有效选票中的63张,另两座申办城市德国慕尼黑和法国阿讷西惨败,罗格直言没预料到首轮分出胜负。在已经举办的21届冬奥会中,亚洲只有日本举办过2届,上次办冬奥还要追溯到1998年,而亚洲经过多年等待,平昌连续第3次申办冬奥,都是情感与地域的筹码,美联社暗示平昌获胜托了国际奥委会“开疆辟土”的福。北京当时提交申办2008年奥运会申请,也是考虑到奥运会应轮流在各大洲举办的游戏规则,毕竟亚洲上一次举办夏奥还是1988年。

  好事不能落在同一个大洲也好,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特征是广泛性和普遍性也罢,总而言之,“轮流坐庄”的规则确实存在,北京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之初,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大软肋。然而轮流坐庄是一个问题,但我们没必要太当回事,参与这次冬奥申办的魏纪中就表示选择北京举办2022年奥运会不是不可能,国际奥委会的传统观念正在改变,逐渐被实用主义取代。实际上,罗格也强调过同一大洲连续举办奥运会并非不可能,但前提是申办城市要具备举办奥运会的能力和条件。

  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平昌2018冬奥和东京2020夏奥的现实面前,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打破了洲际轮替不成文的惯例。连续3个奥运会都将在亚洲举办,这曾被视为天方夜谭,但事实证明一切皆有可能,北京之所以突破洲际轮替的禁锢拿下举办权,除了乌克兰的利沃夫、挪威的奥斯陆、波兰的克拉科等主要对手相继退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北京奥运“遗产”和“举国制”这两大优势,证明完全有能力举办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