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首个非遗展演,十个项目率先登台
大井头女子龙舞登场。 通讯员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近日,我市举办的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文化周末剧场精彩上演,共有10个非遗项目登上舞台,其中大朗“木偶戏”、“女子龙舞”在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同时,这场展演也引起人们对非遗保护方式新一轮的探讨。有文化工作者认为,促进非遗项目融入实际生活,可以进一步提高非遗“成活率”。
大朗龙舞惊艳“文化周末”
我市拥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80多项,本次从中挑选了10项非遗参与首次展演,其中大朗“木偶戏”和“女子龙舞”双双入选。
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朗两个“非遗”项目成功入选,不仅因为它们适合舞台表演,演出质量和水平均属上乘,还在于两个项目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展演现场,大朗木偶戏一改传统表演模式,将原本隐藏幕后的演员也“请”到舞台上,以“剧透”的方式,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木偶戏”表演的精髓。
在10个非遗展演节目中,大井头女子龙舞压轴登场。未见龙的影子,先听到一阵锣鼓响,就在全场观众翘首期盼时,一条活力四射的猛龙从后场腾跃而出,锣鼓声、惊呼声连成一片,这一幕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非遗”需重新融入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纵深的记忆。据统计,大朗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共7个,分别是龙舞、点灯习俗、土法凉茶春明茶、哭嫁歌、木偶戏、焙荔干、醒狮,包括民风民俗、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多个门类。
其中,大井头女子龙舞更是成功入选首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曾捧回中国民间民族歌舞精品展演“金荷花奖”、广东龙舞网上大汇演“银龙奖”等沉甸甸的奖杯,也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等地巡回演出。
“尽管近年非遗引起广泛关注,但非遗项目的生存仍存在冰火两重天的境况。”大朗一名老文化工作者表示,木偶戏、女子龙舞近年来声誉鹊起,但也有一些非遗项目始终无人问津,前途暗淡。
要让非遗成活率更高必须想办法让它们重新融入生产、生活当中。大朗文化负责人建议,大井头女子龙舞、木偶戏、醒狮、哭嫁歌等传统的非遗项目,要红火下去就要找到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点,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土法凉茶春明茶和焙荔干要存在下去,就要做到与市场接轨,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