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制如何划分,须广泛征求意见

04.03.2016  16:42

原标题: 义务教育学制如何划分,须广泛征求意见

  据《新快报》报道,越秀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其中一项工作是将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5+4”学制试点工作,即5年小学、4年初中学制,有别于现行的小学6年,初中3年的学制。

  事实上,“5+4”学制改革早在多个地区试行过,如北京、湖北、上海等地。其中上海在1988年就开始试行,并在2004年全面实行“五四”制,当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轮关于义务教育学制的讨论。而武汉武昌区也试行了十多年,后来却因与邻区无法对接,又重新恢复到了“六三学制”。

  以前“五四”学制如火如荼时,广州并不加入试行的队伍,现在突然要加入学制改革,不知是否有明显的创新之处?对此,有关方面解释说主要是基于延缓小学入学高峰,排解小学入学安排的压力,并考虑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的阶段性不同的问题,认为这样的学制改革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发挥,还有利于学制内在的衔接和平衡。

  但是,正如一些教师所言,其实初中三年也够了,况且,就现有的教材而言,初三与高三的新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是为了预备升学考试,是在补习和应考,将其进行压缩都不会有什么影响,现在还多了一年。但仍然这样改,“也许是考虑到维持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宜之计”。

  可见,学制改革更像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硬框架内玩年级的推移游戏。其实,当初从“五三”到“六三”学制是显见的进步,但从“六三”学制到“五四”学制,却难以让人看到教育层面上的真正突破。初中三年还是四年,其实不重要,所以业界还有“九年一贯制”的倡议,将九年义务教育时间统筹安排。这几种学制,究竟孰优孰劣,并没有定论。

  不过,实践可以说明一些东西。“五四”学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得到倡议,但如今大行其道的仍旧是“六三学制”,究竟是改变不容易,还是“六三学制”仍有其重视基础教育的优势?而且,局部推行“五四”制在现实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只有一个区作为试点,其他区该如何对接?武汉武昌区的教训在前,广州又该如何规避?

  从教育改革的层面来说,小学和初中分别是多少年不是问题关键,一味着眼于学段划分、在“六三”和“五四”之间来回折腾,未必有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不妨在硬性的学段划分之外,考虑弹性学制,让学校和家长根据自身条件来为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学制模式,这背后,只需要主管部门明确义务教育的定位和性质,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任务以及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到底如何划分,其实可以给社会留下腾挪的空间。

  就广州越秀区而言,是否要变“六三”制为“五四”制,不能只靠文件里的一两句定论,如此关系到大量学生和家长的政策变动,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做好各个层面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