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策划之“泰囧”:军队掌权 走不出政治怪圈

03.07.2014  08:05

  当地时间5月28日,泰国曼谷,示威者们发起集会抗议军事政变,并和军方产生了激烈冲突。最终军方成功将部分示威者逮捕。

  当地时间5月28日,泰国曼谷,示威者们发起集会抗议军事政变,并和军方产生了激烈冲突。最终军方成功将部分示威者逮捕。

  中新网7月3日电 (郭炘蔚 孟湘君) 当政千日,美女总理英拉黯然下马;“红黄不接”,军方再度插手干政。今年上半年,泰国上演街头政治大战,政府与示威者僵持不下,局势一路跌宕起伏。而随着军方实施政变,泰国再现“选举-政变-选举”的循环,重复起了屡遭诟病的政治套路。要实现长久的和平民主,彻底粉碎政治“怪圈”,这个东南亚国家,似乎还远未能找到治根良方。

   军方政变 怪圈再临

  戒严、宵禁、全国所有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正常节目停播,5人以上不得公开聚会,入夜后家家户户闭门不出——今年5月下旬军方掌权后,原本淹没在示威喧哗声中的泰国,一度“鸦雀无声”。

  然而,平静表面下,政治暗流涌动。处在乱流中心的,则是一份法案和一对泰国人家喻户晓的兄妹。妹妹,是时任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哥哥,是流亡海外的前总理他信·西那瓦。

  2013年10月底,在下院通过被反对派猛批是为他信“量身定做”的“特赦”法案后,泰国陷入连绵不断的示威浪潮。英拉政府不得不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形势却未见缓和。今年1月,数万人“封锁曼谷”,2月,军方清场引爆流血冲突,3月,宪法法院裁定大选违宪,4月,反政府领导人动员百万人示威,5月,英拉跌下总理宝座……事态飞速恶化,局势瞬息万变。这个国家,成了一锅沸粥。

  而在这乱局沸腾之时当头浇下一盆凉水的,正是此前宣称持观望态度的泰国军方。在调解无效后,军方“闪电般”政变夺权,暂停宪法,军事管制,接掌国家。泰国智库“暹罗情报研究所”主任甘·然荣称,这是一场“幽灵政变”,因为军方未事先告知看守政府便采取了行动,并步步试水,扩大权力。

  对泰国人来说,这次政变,已算不上是“惊天意外”。事实上,1932年以来,泰军方已实施过10多次政变,平均7年多一次。而自2006年他信政权倒台以来,这个国家更陷入了“反他信”和“挺他信”两大阵营轮流“坐庄”的怪圈。两大阵营针尖对麦芒,无论是国会内斗还是街头示威,都经常导致社会、政治、经济陷入僵局,几近停摆。这种循环往复在军队或法院等本应中立的第三方介入后,不仅未能终结,反而陷入一个更大的怪圈。

   不守规则 民主失效

  对于这种政治怪圈形成的原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指出,泰国社会的民主程序不够成熟,大选中的少数派不尊重选举结果,而多数派在执政过程中,也不尊重少数派利益。契约精神的缺失,使泰国民主政治几成一纸空谈。

  郭宪纲进一步指出,泰国精英统治阶层与之前无投票权的大众的二元对立,是造成怪圈一再反复,难以走出的深层因素。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都缺乏妥协精神,长期以来,不能按照民主原则承认失败,才屡屡造成和解无效。

  十多年前,作为草根阶层利益的代言人,他信的泰爱泰党靠着“三年缓债”、“三十泰铢治百病”等惠民政策摒弃精英政治,赢得民心,占据政治舞台。

  十多年后,导致他信妹妹英拉在政治纷扰中折翼的,却正是延续了他信时期惠民政策的大米补贴计划。英拉政府用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大米囤积,试图“取悦”米农,打稳支持根基,却最终被指给国家财政造成损失,并滋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

  他信的西那瓦家族及其盟友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曼谷传统精英的利益。然而,无论以前还是现在,西那瓦家族其盟友牢牢掌握着占选民大多数的草根阶层,由此得以在竞争激烈的大选中连连获胜。

  求而不得的泰国精英阶层,则将政治诉求倾投到“街头政治”当中,靠“黄衫军”示威动摇民选政府统治。示威领导人甚至提出成立非民选政府的方针,以规避选举,防止西那瓦家族及其盟友再度获胜。

  他信被推翻流亡后,支持他的“红衫军”也走上街头,与“黄衫军”正面相对。泰国政治形态中的独特一幕“红黄对决”,从此多番上演。

  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这盘混乱的棋局还时不时有第三位“玩家”来操纵。军方和司法部门在数次政治动荡中,都扮演过关键角色。它们以政变形式介入局势,一方面为当下僵局找到无奈的出口,另一方面却严重削弱了国家机构的公信力和民主程序的说服力,将泰国越来越深地带入死胡同。

   迷宫寻路 未来难测

  此次通过坚决打击反政变声音、对普通民众实施“怀柔”政策,泰国军方暂时控制住了局势。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政局仍处在迷宫之中。

  虽然泰国军方以局势缓和为由解除了宵禁,但半个月来,打击反政变示威的行动没有停止。行动中,军方缴获了1996支枪械、3万多发子弹、256枚爆炸物——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期间,数十人被捕,许多反政府领袖及人士也仍处在军方“看守”下。

  曼谷街头,快聚快散的零星抗议如毛毛雨一般,无法淋湿军政府这把“大伞”;而坐在象征“民主消亡”的塑料花旁,反政变绝食者日渐消瘦,却无人理睬。

  眼见零星抗议难见成效,一些红衫军领袖将阵地转移至海外,成立了反对政变联盟组织“自由泰国”,发起“不服从军人统治运动”,宣告立场。一名红衫军领袖在呼吁民众对抗军政府时,激动地指责道,军政府承诺“要让国家恢复快乐的日子”,只是“一个骗局”。

  反政变之音或明或暗地传出之余,国际社会也对泰国投去聚焦目光。美国取消与泰国的部分合作和援助计划;英、法、德谴责政变行为;新加坡敦促各方避免暴力;联合国则呼吁“立即恢复符合宪法的、平民的、民主的管理”。

  面对多重压力,5月底,泰“维护和平与秩序委员会”主席、陆军总司令巴育宣布了民主进程“三步走”路线图。第一阶段,重点确保国家安全及推进和解;第二阶段,起草临时宪法,成立立法议会并推选新内阁管理国家;第三阶段,以自由、公平的大选为重点,整个进程预计耗时15个月。

  巴育说,军方没有“恋权”欲望,但军方有必要为结束冲突、恢复秩序而采取措施。虽然巴育希望得到理解,甚至不惜亲自创作爱国歌曲《让泰国再次幸福》以博取民心,但泰国内外对军方的做法鲜有认同。

  目前看来,泰国军方进行的人事调整及“全面改革”,都是站在精英阶层一边,为削弱他信及其盟友影响力而做的努力,旨在为未来选举产生精英阶层所希望的结果创造条件。

  然而,专家指出,军方很难改变他信及其盟友与泰国底层人民利益攸关的状态。如果再度举行民主选举,他信及其盟友获胜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而草根阶层与精英阶层如仍无法达成妥协,泰国恐怕将重蹈覆辙,继续陷入怪圈。只有整个民族沿着法理机制共行,避免极端行动,才可能探索出治本的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