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风云突变一年 冲突双方不战不和

22.02.2015  23:44

一年间乌克兰经历太多变化。

  一年前的2月22日,乌克兰风云突变。首都基辅持续数月的街头示威,逼走了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得到西方支持的反对派全面接管政府、议会和军队。熟悉国际时局的人都知道,在经历了2004年所谓的“橙色革命”后,乌克兰政局几度翻转,许多人原以为这是又一次“颜色革命”的翻版,但没想到事态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一年间,乌克兰经历了太多变化: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举行全民公投“加入”俄罗斯;乌东部以俄罗斯族人为主体的顿巴斯地区局势动荡,民间武装与政府军展开激战;6月上旬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确定“诺曼底模式”调解机制,有关各方先后两次达成“明斯克协议”,试图停火。

  与此同时,乌克兰危机的外溢效应明显:俄罗斯与美欧国家的关系降至冷战后新低,美欧对俄进行了多轮经济制裁,俄罗斯经济显著恶化,有关“新冷战”的说法甚嚣尘上。

  在乌克兰危机一周年之际,俄与西方关系依旧冷淡,制裁与反制裁的戏码还有可能上演。而乌东部地区武装冲突的烈度虽大大降低,但枪声远未平息。

  有关乌克兰变局的成因,有太多的分析,归根结底,在于乌克兰的特殊性。从地缘政治而言,它处于西方与俄罗斯板块的连接处,两大板块的冲突、碰撞,汇聚于此。对西方而言,乌克兰是其向东推进的必经之地;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更是其进可攻、退必守的桥头堡。这样的地理位置,使乌克兰成了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乌克兰内部的分化与分离。乌国内民族众多,但主要是乌克兰族(约占77%)和俄罗斯族(约占20%),尤其在靠近俄罗斯的乌东部地区,俄罗斯族人占据多数。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处境艰难,一直处于“东拉”和“西扯”的纠结之中。总体而言,乌西部地区倾向与欧盟的一体化,东部俄语地区则力求加强与俄罗斯的联系。

  乌克兰一年前变局的导火索,就是亚努科维奇总统在最后时刻喊停了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激起了西部地区亲西方力量的强烈反弹。而中央政权的不正常更迭,也刺激了东部亲俄力量“自治自决”的意愿。当然,外部大国势力的介入和暗中操控,使乌克兰危机一开始,便被抹上浓重的大国角逐色彩。

  两军对垒,话不投机,实力开始说话。街上的示威游行,很快便被坦克大炮取代。战火主要在顿巴斯地区展开,东部民间武装展示了强大的实力,政府军很难占得上风。与此同时,相关的国际斡旋也在时断时续的战火中同步展开。

  去年9月各方达成的第一次明斯克停火协议,曾让许多人燃起和平的希望。但今年年初战事再次升级,最终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再聚明斯克,经过长达16小时的艰难谈判后,达成新的协议。协议内容与第一次明斯克协议大体一致,包括全面停火、冲突双方后撤、给予东部地区更大自治权等。

  协议既已达成,战火稍有停歇,那么,乌克兰危机终将向何处去?乌东部地区“独立”或“加入俄罗斯”,基辅方面不会同意;乌克兰中央政府“收复失地”,恢复对东部地区的完全控制,恐怕也很难成为现实。毕竟,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

  那么,冲突双方会否再次大打出手,以武力决胜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在第二次明斯克协议达成后,冲突双方虽然在其它地区停火,但争夺交通枢纽杰巴利采沃地区的战斗却没有停止。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政府军最终不敌民间武装,被迫撤退。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民间武装也无力量再进一步扩大地盘,尤其是美国已经扬言,准备向乌提供先进杀伤性武器。

  热战既然不可行,那么各方僵持不下的“冷和平”又能维持多久?冲突双方不战不和,不仅是对意志的考验,更是对资源的消耗。目前,乌冲突双方都缺乏自给自足的能力,都需要外部援助和输血。基辅所指望的,是美欧“真金白银”的援助;而乌东部地区,也需要俄罗斯源源不断的人道主义救援车队。

  由此看来,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走向,并不直接取决于冲突双方。对乌克兰这个地处“地缘政治断裂带”的年轻国家而言,这既是悲剧,更是无奈的现实。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曾经指出,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的一个重要的地带,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而少了乌克兰,西方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