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的中俄友好使者都有哪些贡献

10.05.2015  03:42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新华网莫斯科5月9日电(记者范伟国 胡晓光 岳连国)新中国成立之初,近3万名苏联专家先后参与援华建设,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从1978年至今,成千上万俄罗斯专家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习主席引用中国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代表中国人民感谢为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俄罗斯专家,称他们是中俄两国和平的使者,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出席当天会见的40多名代表中,有苏联援华专家亲属,有仍奋战在中俄科技等领域交流第一线的俄罗斯专家和学者。他们与中国结缘,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在为中俄友好合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技艺精湛 享有盛誉

  参加会见的俄罗斯专家来自核能、冶金、地质、物理、生命科学、半导体、空间生物学等诸多领域,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俄罗斯重要科研领域成果丰硕、享有盛誉。

  若列斯·阿尔费罗夫:85岁,半导体领域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客座教授。1962年开始致力于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领域研究,是现代异质结构物理学和电子学创立者。2000年与G·克雷莫尔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加琳娜·涅赤塔伊格:78岁,空间生物学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终身教授,俄罗斯议会安全和防务理事会成员和高级专家。多次参与苏联和俄罗斯宇航科研计划制定。曾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被中国多家航天工程育种公司和基地聘任为高级技术顾问。

  罗伯特·阿利姆别科夫:69岁,导航设备及通信控制系统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通讯院士,主要从事航空航海传感器研究以及该技术在石油钻采领域的应用开发。拥有俄罗斯20多项航空航海传感器技术、石油钻采技术发明专利。1989年以来来华数十次,向中国推介了数十项俄高新技术,成功引进8个高科技项目,主持实施国家科技部、黑龙江省科技厅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中俄合作 领军典范

  出席会见的俄罗斯专家,不仅在科研上造诣深厚,有的专家还亲身参与中国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伊戈尔·皮乔金:砂岩铀矿地质专家,曾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院工作,1999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1997年担任中、俄、乌合作项目《新疆及其邻区二百万分之一可地浸砂岩铀矿成矿预测》技术负责人,为该项目的设立、实施作出突出贡献。全面系统引进苏联在中亚地区创建的可地浸砂岩铀矿系列编图中小比例尺成矿预测的先进技术,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新、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可地浸砂岩铀矿成矿预测和战略选区的成功率,缩短找矿周期。

  瓦西里·弗明:天体物理专家,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副院长,2004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来华20余次,积极推动俄罗斯科学院新西伯利亚分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间科技交流。先后从俄罗斯引进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引进的爆炸喷涂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尖端航天器,工业核仪表系列产品填补中国民用核技术空白。

  菲利普·哈托维奇:生命科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所长,也是该研究所第一名从事全职科研工作的外籍青年科学家。致力于比较生物学研究,在人脑发育和衰老的分子机制及人脑的进化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就。入选第二批中组部“外国专家千人计划”,2013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友好事业 薪火相传

  参加会见的代表中还有一些是已故苏联援华专家亲属。他们从小与中国结缘,从长辈手中拿到“接力棒”,继续为促进中俄友好发挥积极作用。

  谢尔盖·托罗普采夫:建筑专家阿尔卡季·托罗普采夫之子,其父曾担任北京和上海展览馆等建筑项目负责人,多次受到中国领导人接见。谢尔盖主要研究中国电影、李白诗歌等,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俄罗斯功勋学者。1966年担任苏联驻中国贸易代表处翻译,1967年后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

  叶莲娜·西林娜:铁道桥梁专家康斯坦丁·西林之女,其父曾参加过成渝、天兰、兰新铁路桥梁建设,曾担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组组长兼总工程师,首创“大型管柱钻孔法”使大桥提前两年完工。叶莲娜·西林娜曾于上世纪50年代随父亲来华,1997年至今在俄罗斯铁路大学任教。

  尤里·别洛夫:石油地质专家弗拉基米罗维奇·别洛夫之子,其父曾参加新疆石油工程项目建设。尤里现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外科科学中心主任、莫斯科第一医科大学外科主任,曾赴中国福建、河北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中国高校免费培养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