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口中的外国名言
上任三年来,习近平每逢出访,不仅经常采用中国古典名句,还时常引用外国经典名言。无论是谈合作、谈友谊,还是谈历史、谈机遇,习近平总能巧妙妥帖地援引到访国家本土话语,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明互鉴,拉近与到访国家的距离,展示大国的形象与风采。
◆阿拉伯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沙特有句俗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
——2016年1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
◆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5年11月30日,在津巴布韦《先驱报》发表题为《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的署名文章
◆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
——2015年4月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斐济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
——2014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
◆毛利人有句名言:“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11月19日,在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发表题为《共同描绘中新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
◆尼赫鲁先生也说过,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
圣雄甘地说:“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斯里兰卡谚语说,教人学会捕鱼,能使之永远不受饥饿。
——2014年9月16日,在斯里兰卡《每日 新闻 》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
◆蒙古国有“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的谚语。
——2014年8月22日,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
◆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说:“拉美人民的团结并不是谁的别出心裁,而是不可逃脱的命运使然。”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有这样一句话:“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说:“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
——2014年7月14日,在接受巴西《 经济 价值报》、阿根廷《国民报》、委内瑞拉国家通讯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联合采访时表示
◆德国人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 基金 会的演讲
◆贵国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说过:“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之间,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带来和平。”
贵国诗人阿方索·雷耶斯也曾说过:“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2015年11月6日,习近平在越南国会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越友好新篇章》的重要演讲。
◆胡志明主席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2015年11月6日,在越南国会的演讲
◆提起中国和越南,说到中越关系,我们都会想起那首两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歌曲“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白俄罗斯有句名言:“友谊和兄弟之情胜过所有的财富。”
——2015年5月8日,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巴基斯坦伟大诗人伊克巴尔就写下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山泉已经开始沸腾”的诗句,赞扬和声援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在巴基斯坦,有这样一句乌尔都语诗歌:“朋友的美好形象,就在我心的明镜之中,稍一低头,就能看见。”
——2015年4月19日,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
◆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泰戈尔就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在离开中国时,他伤感地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巴西人说,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韩国古代诗人许筠写下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的诗句,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中韩两国人民友谊。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有一个法国作家说,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印度尼西亚人民常讲:“金钱易得,朋友难求。”
那是2006年10月,苏西洛总统来到中国广西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会议间隙,他在漓江上产生了创作灵感,提笔写下了一首优美的歌词:“快乐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断循环,我与伙伴,共同度过那美好时光。”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拉美有句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俄罗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世界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
——2015年5月7日,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
贵国前总理勃兰特曾经说过:“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哈萨克民族有一句谚语:“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
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思想家阿拜·库南巴耶夫说过:“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前浪如兄长,后浪是兄弟,风拥后浪推前浪,亘古及今皆如此。”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1942年到1943年,胡志明主席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写下了“登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的诗句。
——2015年11月6日,在越南国会的演讲
◆培根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
——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 金融 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2015年10月20日,在英国议会的讲话
——2015年9月22日,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的讲话
◆基辛格博士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马丁·路德·金先生也说过:“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2015年9月22日,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
◆有一位阿拉伯诗人曾说:“当你面向太阳的时候,你定会看到自己的希望。”中东蕴含希望,各方要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
阿拉伯谚语讲:“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
中国人有穷变通久的哲学,阿拉伯人也说“没有不变的常态”。我们尊重阿拉伯国家的变革诉求,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
◆巴基斯坦有一句谚语:“风,不是总朝着海员希望的方向吹。”
——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澳大利亚有句谚语:“盯着太阳就不会被阴影困扰。”
——2014年11月17日,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沿着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文明远行并拥抱,两国人民远行并交好。正如萨迪在诗中写道,“久远,方值得留恋”。
◆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
——2016年1月21日,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
——2015年11月30日,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墨两国有句共同的谚语,叫做“有志者事竟成”。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015年10月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
◆他(泰戈尔)写道,“如果你因为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错误经不起失败,但真理却不怕失败”,“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等等,这些优美又充满哲理的诗句给了我很深的人生启迪。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安重根义士曾挥毫写下“白日莫虚度,青春不再来”的书幅,希望青年人珍惜青春、创造生命辉煌。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俄罗斯文学家果戈里说过,青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拥有未来。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时表示
◆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