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福建践行群众路线纪事 到最穷的地方办实事
一九九六年五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深入永定县城郊乡指导扶贫工作。
一九九九年六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深入福安市康厝
二○○一年九月四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到尤溪县汤川乡调研。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文思萦系,当即填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阕。
词作于次日发表在《福州晚报》。1990年12月1日,经谱曲后该词再次刊登于《福建日报》。
24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又一次吟诵起这首词。
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习近平感慨万千,夜不能寐?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让总书记历二十余载念念不忘,推崇备至?
是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总书记。
他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从1985年6月,32岁生日那天到厦门任职,到2002年10月辞去福建省省长一职,调往浙江,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他先后在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亲身参与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给福建人民留下了深刻记忆,人们对他在福建的往事时时念起。
“习近平同志不仅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倡导者,更是群众路线的践行者。”回忆起与习近平共事的时光,许多福建的干部都这么说。
习近平常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在福建工作时,他积极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改进作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实践,在造福福建人民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理论和精神财富。
今年初以来,在全省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本报采访组深入厦门、宁德、福州、龙岩等地,追寻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践行群众路线的点点滴滴,记录下他所推动的各项开创性实践的成果与效应。
为民情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率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第一次见面时,总书记庄严承诺。
这次不长的讲话中,习近平19次提到“人民”二字。
因为深知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25年前习近平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在宁德,他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在福州,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发展合力。担任福建省省长时,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
体察民情
——到最偏远最贫穷的地方雪中送炭
下党乡,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之一,1988年才建乡,曾经是“五无乡镇”(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带领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2个多小时,深入到乡政府所在地下党村。
乡党委、政府临时在鸾峰桥边的王氏祠堂里办公,条件极其简陋,大家就围坐在小板凳上开会。吃饭、午休就安排在鸾峰桥上,午饭后,稍作休息,习近平又进村入户、访贫问苦。
回程仍要步行10多公里,路险坡陡,且荆棘杂草丛生,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直到晚上8点左右,他们才回到寿宁城关。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他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
无论是在厦门、宁德,还是后来主政省会福州、担任省领导,百姓的安危冷暖,习近平始终记挂在心,访贫问苦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进下党乡”,只是习近平心怀百姓的一个缩影。
担任厦门市副市长期间,习近平曾分管农业农村工作。他提出,分管农业,首先就是要上高山,下海岛。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同安县长郭安民记得,有一次他陪同习近平下乡调研,村支书请他们喝茶。由于长期泡工夫茶,茶杯上面有茶碱,看起来有点脏,习近平端起来就喝。“过去领导下乡一般自带保温杯,一坐下来,秘书就把杯子拿来。习近平同志这一喝,和基层群众的距离一下子近了。”郭安民感叹。
习近平强调:“下基层要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不要‘一窝蜂’似地涌到工作基础好的‘热门’地方去凑热闹,而要多跑‘冷门’,到问题多、困难大、条件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送温暖、办实事。”
在他看来,看了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党委政府正确决策。
习近平也在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机制,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凝聚合力推动发展。
主政宁德后,习近平提出并倡导实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
当时的宁德,全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被确定为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区之一。到任不到3个月时间,习近平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
1990年4月,习近平调任福州市委书记。5月4日,他和宁德地委继任书记陈增光冒雨下基层交接。他们选择的是习近平的扶贫挂钩县福安和全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寿宁县。两天时间里,轻装简行,清茶一杯,便饭一餐,不搞迎来送往请客送礼,两位书记讨论最多的还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交接工作进行得既顺利又诚挚。
到福州工作后,习近平大力倡导开展了“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努力做到廉政、勤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如今,“四下基层”制度在福建传承、发扬,正在成为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畅通民意诉求的便捷通道,服务基层群众的有力抓手,干部成长的重要平台。
倾听民声
——把老百姓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1988年12月20日,霞浦县委党校里人来人往,宁德地区领导第一个下访接待日在这里举行。时任地委书记习近平及地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同霞浦县领导一起接待来访群众。
习近平的第一个接待对象是县公交公司职工舒穗英。由于县对台部在其房屋旁边的河边建房,导致河道淤积,9月间的一场洪水冲进舒穗英家中,冲走了粮食和部分财产。为此,她写信给地区领导反映情况,要求县对台部负责清理河道,并赔偿经济损失。
“没有想到,习书记会这么快主动找到我。”现年已68岁的舒穗英提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在接访现场,习近平详细了解情况后,便同地县有关领导到舒穗英家察看,并提出处理意见。
这次接待日,地、县两级领导共与102名上访群众面对面交流,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得到当面答复解决,其余的限定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当天的总结会上,习近平说,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古时候的县官尚且还有击鼓升堂,为民申冤,而我们却成天忙于开会,很少主动去抓这种事,这是不应该的。
在习近平看来,“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他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他改上访为下访,畅通了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
在永泰县信访局,记者见到了数本已经泛黄的信访记录本,当中就有习近平带领市县领导到永泰接待群众的原始记录。永泰一中刘寿钢老师的名字就出现在这个记录本里。
已经退休多年的刘老师回忆,那是1991年4月13日,市县领导第一轮联合接待群众日。当天下午,他和王仁老师代表全校师生赶到县委党校,反映学校的校舍安全问题。
当时学校有一栋1905年修建的宿舍楼,地基已经变形,一下雨到处都在漏水,门框也歪了。修缮费用经各方筹集,还差10万元。
听了两位老师的陈述,习近平当场表示:“危房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就是借房子,也要搬,要以防为主。”
“书记态度坚决,但也很诚恳实在,坦率地说当时的市财政也不宽裕。”刘老师说。最终拍板的结果是,市县财政各出一半,并要求立即拆迁改造危房,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这一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在福州一直坚持了下来。1993年4月开始的市县(区)领导第三轮接访群众活动,已不再是以往就事论事式的单一接访活动,而是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到现场办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1999年11月30日,时任代省长习近平收到一封署名为“一位普通的外来务工青年”的来信,信中反映在榕务工者面临的子女上学这个普遍难题,希望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福州的经济建设中去。
习近平立即批示“应对打工族的生活更加关心,创造更有利于他们发挥积极性的环境”,将来信批转给福州市政府,他还给来信的务工青年苏仁寿回了信。
福州市政府接到批示后,两次召集有关部门,就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制定出《福州市外来务工从业人员子女就学暂行办法》,2000年1月开始实施。长期困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难问题,终于在福州得到圆满解决。
自己的一封信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让苏仁寿激动不已:“省长亲自过问打工族反映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人民办事的精神。”
2013年,福建全省共接收86.1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87.8%就读于公办学校。
善解民忧
——着力寻求解决民生问题最佳路径
在福建工作期间,只要事关群众利益、百姓福祉,无论大事小事,习近平都记挂在心,尽力解决。同时,他更注重以前瞻的目光,谋划发展方略,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路径和长远之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省山区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住在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里。早在闽东工作时期,习近平就开始探索畲民下山、连家船民上岸的移民搬迁工程。
1987年9月11日,宁德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遭遇了百年罕见的泥石流灾害。位于山上的小畲村一夜之间被乱石、碎瓦覆盖,31人遇难。专家勘测后建议:这里的土层结构不稳定,最好举村搬迁。
建村没钱,财政拨出10万元;建村没地,临近的汉族云气村划出公路边的16亩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当年重新选址的九仙新村就建起了3座新居,安置受灾村民7户19人。
1989年春节和1990年1月3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两度深入九仙村,走访慰问受灾群众。
第一次座谈会就在村民钟郑英的新房里举行。那场灾难中,她失去了10位亲人。钟郑英听不懂普通话,习书记握着她的手,让她感到亲切和温暖。村干部转达了习书记的意思,希望她坚强,好好养育两个孩子。习近平了解到她一家四口一年才收10担粮,不够吃,就吩咐乡干部给予解决。第二天,5担粮食就送到了她家里。
上世纪90年代,九仙村畲民下山列入“造福工程”,陆续又有大量村民从山上搬入九仙新村,发展新型农业产业,过上了更好的日子。钟郑英住上了村里最好的房子,孩子也已结婚生子,当年的伤痛,在新生活中得到抚慰。
在省委副书记任上,习近平倾力推动实施“造福工程”,十多年接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此项民心工程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全省有6000多个自然村,101万人整体搬迁。尤其是千千万万的偏远山区群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连家船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新世纪之初,福建人民的餐桌和全国人民一样面临着新困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改善,食品供给虽无数量之忧,但存安全之虞。
2001年2月,新华社接连刊发两条反映省外餐桌污染的报道。时任省长习近平敏锐地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内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此后,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
当年9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增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比2004年起每年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整整提前了三年。
至今,治理餐桌污染已连续14年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14年来,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成为国家“三绿工程”(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示范省份。
另一项工程——“数字福建”,也在习近平的推动下,取得骄人成绩。时任省长习近平还亲自担任了“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开启了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
历经14载耕耘,“数字福建”建设已延伸到福建政务、民生、经济等领域,深刻改变着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给福建百姓生活带来真真切切的改变——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社保卡集成医保、金融等多项应用,实现一卡就诊、一卡结算;率先建设覆盖省市两级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避免重复检查,为患者节约了大量费用……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