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15重要讲话精神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4.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2月14日,习近平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时指出
5.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要把教育抓好
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
——2月14日,习近平到陕西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察看时强调
6. 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2月17日,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指出
7.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
8.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
1.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3月4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
2.上海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上海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3.反腐促进经济发展
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4.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5.民生工作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
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要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
——3月9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6.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 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要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破解难题,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1.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4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
2.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4月3日,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