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港口”如何助推顺德资本“出海”?

05.01.2015  19:08

  刘嘉麟

  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顺德区人民政府与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市政府签署“中国顺德——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友好合作备忘录”。顺德资本闻风而动,一个约30人组成的企业家代表团随行出访,深入了解当地经济环境,收集市场信息。

  近年来,顺德资本主动出击海外变得越来越频繁。比如广东顺德日新发展有限公司收购智利30亿吨巨型铁矿、碧桂园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地产商、美的在海外设厂……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顺德赴境外投资的企业累计48家,中方投资总额3.2亿美元,其中境外投资额为1.4亿美元。境外投资总量快速上升。

  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离不开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技术、新产业与新商机层出不穷,全球投资企稳回升。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201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规模呈恢复性增长,流入量从2012年的1.33万亿美元上升到1.4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今年10月底刚刚发布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提到,良好的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与企稳回升的投资形势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刚刚复苏之下,顺德资本选择抱团深入的区域并非选择了发达的欧美地区,反而是选择了位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这是为何?

  在笔者看来,顺德此举一方面是基于开发新兴市场的需要。位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岛屿,拥有2300多万的人口,作为非洲当地的大国,拥有丰富资源的马达加斯加,被认为是打开非洲市场的桥头堡。

  另一方面,顺德资本此次出击,甚至可以认为是为了抢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新机遇。

  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与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从国际范围看,“一带一路”以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基础,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联结亚欧的大区域合作平台。

  而从地理位置上看,马达加斯加自古便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颗明珠,顺德人当年远渡重洋大多从广州出发,经西贡、马六甲、斯里兰卡、毛里求斯,最终从塔马塔夫登陆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总理罗歇·库鲁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重启海上丝绸之路是完全必要的,马达加斯加也应该从中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不难看出,顺德资本此番主动出击,大有为日后争取“一带一路”新商机做准备的意味。

  另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顺德资本先天便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紧密的联系。

  早在宋代,顺德就以“鱼米花果之乡”闻名遐迩。明代,顺德就凭借“桑基鱼塘”的种养模式,使缫丝业迅速兴旺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缫丝业达到鼎盛期,并带动了民间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顺德因此而享有“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的美誉。

  凭借强劲的产业实力,历史上,顺德乐从就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通向“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之一。顺德人用船将丝绸等运到广州,再通过珠江出海口,将这些产品源源不断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送至世界各地。

  顺德人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走向世界。《顺德县志》指出,顺德人侨居异国的历史始于15世纪。乐从水藤乡一队农民乘船抵达印度,繁衍至今。清代前期起,也陆续有顺德县人出国,康熙时,有人前往马来西亚。乾隆时,有人前往越南与泰国。鸦片战争之后,顺德人出国谋生出现一个高潮,他们大多前往毛里求斯、留尼旺、印尼、越南、马达加斯加。

  正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顺德在海外所拥有60多个顺德社团和超过50万乡亲,多数都处于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地。甚至在马达加斯加,这里的华人华侨祖籍98%为顺德。

  这种先天联系为顺德资本解决了如何规避投资风险的大难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中国企业国际化起步晚、经验不足,大多数中国企业对国际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虽有避险意识,但防范措施不力,尤其是政治风险与法律风险,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此外,很多企业对国外的法律、政策、产业、风俗等了解不多,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许多企业“走出去”后发现与想象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走出去”的决心。

  巨大的投资风险一度让不少顺德企业不敢越雷池一步。但这些乡亲和商会等社团的存在,将在顺德资本走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时,起到帮助了解与接收当地信息,减少出现对国外的法律、政策、产业、风俗等了解不多,信息渠道不畅通等作用。

  目前,顺德已经有7个海外商会相继成立,在此次非洲一行中,顺德商人也在马达加斯加建立起了首个非洲顺德籍商会,这些商会对顺德资本的输出,有望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看,顺德虽然没有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相连的港口,但“乡情港口”却比任何有形的东西更有力。

  毫无疑问,顺德雄厚的资本,也将是他们主动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的重要一环。在顺德的企业家中,个人资产组合中普遍都是现金比例高,只要有好的项目“不差钱”。曾有一家佛山本土风投基金部的负责人对笔者说,他们投的项目大多是深圳的,顺德本土的项目少之又少,其中一个原因正是顺德企业家“不差钱”。

  在雄厚的民间资本以及“乡情港口”的助力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浪潮中,敢为人先的顺德人将加快“出海”,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本新故事。

  看似寻常的细节蕴藏着预示未来的大变革,最前沿的新思维发端于默默无闻的企业实践。

  以细节解读趋势,以佛山窥视全局,“佛山新经济评论”与你相约周一,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