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师现状:男生不愿当教师 性别失衡严重

08.04.2015  13:40

  原标题:农村青年用脚投票逃离乡村教育

  本报记者马富春《 中国青年报》( 2015年04月08日07 版)

  费了一番周折,李科最终还是没能把儿子留在身边。

  两年前,儿子李晓军从宁夏大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李科一心想着让他回家从教,“和自己一样,在家乡的学校当一名人民教师,稳稳当当的”。

  可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任凭他怎样劝说,李晓军还是铁了心没回来,最后,留在了银川,在一家广告传媒公司打工。

  李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一名乡村学校校长,已从教30年。在这个老教育工作者看来,现在基层教师的待遇还不错,工作又稳定,“是一份好工作”。可在儿子李晓军的眼里,“当老师又辛苦又没地位,一辈子就熬完了”。

  宁愿在县城企业打工,也不愿在基层当老师

  事实上,在宁夏山区农村,并非李科一人奈何不了自己孩子的选择。同是小学校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树台学区校长马学礼也有这样的经历。

  两年前,儿子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西北师大出身、当了一辈子教师的马学礼觉得当教师虽然平凡,但生活平稳,教书育人很有价值,便动员儿子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学师范专业。

  可是儿子坚决不从。当教师辛苦、平淡、挣不了钱、生活封闭、社会交往简单、地位不高……儿子有理有据,逐条细数了当老师的各种“弊端”后,马学礼瞬间感觉无言以对,最后,马学礼的儿子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材料科学专业。

  “时代不同,年轻人的观念也变了。”马学礼感慨地说。

  不只在自己家里,在李科和马学礼所在的学区,近几年,男孩子不愿当老师已成一种普遍现象。

  近3年来,李科所在隆德县观庄学区共分配了36名青年教师,其中只有5名男教师;而在马学礼所在的树台学区,3年来共新进46名青年教师,只有8名男教师。青年教师中男教师不仅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来自外地,当地男大 学生 当老师的屈指可数。

  “宁可在县城的企业打工,也不愿在基层当老师。”据李科观察,在隆德县城,很多男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大都在银川或县城的企业打工。他说,现在基层学校招收特岗教师对专业没有严格限制,即使这样,也很少有男孩子会去考特岗老师。

  在隆德很多家庭,孩子刚从大学毕业时,家长着急着给孩子报名参加特岗教师考试,买备考书,但孩子不愿意,考试的时候考场都不去。

  “男娃娃都不愿当老师,他们不愿吃那个苦。”李科说。

  甘肃招录基层公安民警,各地在岗青年教师积极报考

  无独有偶,在甘肃基层的一些地方,男青年不愿当老师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去年年底,甘肃省招录一批基层公安民警,招录通知公布后,各地在岗青年教师纷纷摩拳擦掌,积极报考。在甘肃省临潭县,由于报考的青年教师太多,为了不影响基层教师队伍稳定,政府开会决定,青年教师不许报考。